昨天我上网查了一下深圳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从中弹出的一些地方除自己去过的以外,有个叫“ 鳌湖艺术村 ”的地方引起了我的注意。
交通也便利,离自己所在地不远,坐地铁大概一个钟,然后再步行十多分钟就到了,决定去探个究竟。
该村位于深圳龙华区观澜街道牛湖社区,村落始建于约1706年,是一座传统经营农业生产的客家古村落。
来到村口,倒真见到一口池塘。哦不,准确的说;是湖,是鳌湖。
湖面上,微风吹来,碧波荡漾,湖畔上林立的楼房倒影于水中,如诗如画。
何为艺术村?
据说是由当地邓春儒先生号召一些艺术家们进驻该村,让原本萧条的村落重新焕发生机。
艺术家们在此从事的艺术品类繁多,涵盖国画、油画、版画、雕塑、陶艺、音乐、戏剧、写作、剪纸、舞蹈等种类,极大地丰富了艺术生态多样性,使鳌湖老村从一个平凡的城际边缘村,逐步转型成深圳文化艺术领域内的新生力量。
从村中的祠堂上看,此村人的姓氏还挺多的。有李氏、罗氏、巫氏、魏氏等杂姓。其中的巫姓,我倒很少听过,多少有点好奇。
祠堂门口的楹联写得不错,殊不知出自哪位高人之手?
因为我去到时正是中午时分 ,村里很安静,没见到一位游客。可能是疫情的原因,可能天气热的原因,也可能是地处偏僻或其他某些方面的原因吧……
但村里的餐厅还是蛮多的,大多是一些私房菜馆。环境优雅,以篱笆小院为主,装修风格很简洁、很创意、很艺术!
村中到处是一些比我还要大好几十岁甚至是上百岁的老龙眼树,枝繁叶茂,遮天蔽日,佳果累累的垂挂在树上,看得让人口水直流。
好想摘几颗剥壳尝一下,但又害怕被主人看见,真的是心塞呀。
我问了一下就住在村里的环卫阿姨说:
阿姨,是不是这里晚上的人才会多一点,白天没什么人啊?
“嗯,晚上人多一点,白天好多都上班去了。”
望着环卫阿姨在我眼前蹒跚离去的背影,感觉村里真的非一般的静谧。
村里好多房门都是上锁的。
拐角处的龙眼树下,有个名字叫“龙眼艺术空间”吸引了我。
钻进去一看,里头阴森森的,墙上画着好多壁画。里头一个人都没有,里面的艺术品也怪吓人的。
作品都有明码标价,没有店员时常看守,全靠个人自觉。
我拍了几张照片后就出来了,朝着“碉堡”的方向走去。
以前当地人建此碉楼,是为了防御战争和土匪的。经多年的风雨侵蚀,墙体斑驳,早已破败不堪,但却依然矗立,仿佛在向人诉说着它的百年沧桑。
而今的碉楼也成了重点的保护对象,被市委宣传部列为不可移动文物。
有空来逛逛这古色古香的村落,还是挺不错的。好好的感受一下先人的生活气息,看看客家人古老的建筑,反正又不用收门票。
2021/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