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老师带班| 学生疫苗接种琐记 二
手机响了,博打来的。
老师,现在去打针吗?
是呀,快点来吧,已经有学生进去了。
没有家长领中不是?
我顿了一下,马上说:中,把材料备齐。
嗯。博挂了电话。
没到一分名,他就出现在门口,在被主任盘问后,放行进来。
这么快?我问他。
他扭着身子说:刚才都来了。
博父母离异,平时只有他和哥哥在家生活。
现在接种,自然没有家长带领。
他打电话,也是向我请示,生怕不让进来吧。
看着他孤独地走进服务台,我半天沉默。
你是几班的?
耿主任盘问门口学生。
三班的。
班主任是谁?
康磊!
来者大声地喊道。
傻孩子,叫康老师!——进去吧。
听到有人喊我的名字,我抬头望去。
胖胖的苗跳着跑到我跟前。
我伸手摸着他的头,也叫着他的姓名问:材料带齐了吗?
带齐了,老师放心!苗一摆头就跟着同学进去了。
苗是个乐观开朗的男孩。
一次上课,为我鼓励他背诵古诗,我说道:背下全诗,你就是全班最胖的。
我无意中,把“棒”说成了“胖”,学生哄笑。
我干脆将错就错,接着说:不对,如果背不下来,你就只能是全班最胖的;背下全诗,你才是全班最棒的。
自此,胖胖地他不再惧怕语文课,更不惧怕我。
私下里,他管我叫“康爸”“康爹”。
这不,众人面前又大胆喊起老师的大名来。
进去吧,老师在哪儿咧!
我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哑着嗓子。
抬头望去,果然没有猜错,新的妈妈。
新在上学期多次犯错,即使被签了“试读协议书”,仍旧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起架来。
我告诉他,按照我们的协议,下学期三班是不能接受你了,你考虑转班或转校吧。
新低着头,一晃一晃地挤进门来。
看了我一眼,似乎没认出来(我戴着口罩,还戴着遮阳帽),径直向里面走去。
我在签名册上划了标记,没再叫过他。
他趿着拖鞋,站在遮阳伞前逡巡着,似乎不知道自己应不应该走进去。
我内心也在考虑,新学期开学,应不应该让他再进这个班。
新的坏毛病不少,也犯了不少错,我也给了不少机会。
但溺爱的妈妈,缺位的妈妈,让他感觉不到成长的压力,也没有成长的动力。
家访时,一进他家门,就看到他坐在电视前,专注地看着电视。
一问作业情况,只有低头不语。
一次周末,他妈妈给我打电话,哭着说,老师你管管新新吧,作业不写,还跟我吵。
电话那头,新的叫喊像霹雳一般。
多次我在区中心广场,看到新的妈妈开着一辆红色三轮出租车,在街道里转悠接客。
不免心中感慨,父母的艰难也打动不了懵懂的少年,没有良好的家庭教养,少年何时才能长大?
一个个学生来了,又走了。
来前,他们是纯净的个体;
走时,他们已注有新鲜的疫苗。
疫苗也是一种病原微生物,在合理的范围内,它能激活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抵抗效果。
但愿学生身上的疫苗不仅能增强身体的免疫力,
更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生活中激发更多的成长动力,
抵御不良环境的侵蚀,成为健康自由的个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