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不觉距离暂停键按下去已经过去了10天。
这几天在看这本书—-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
这是一本心理学的入门级书籍,非常的生动有趣,推荐有兴趣的家人可以看一看。
全书199页,十六章,目前看到了72页,第七章
主要讲述了一只得了抑郁症的蛤蟆,在朋友的帮助下,去接受心理咨询的整个过程。
从一开始在朋友推动下去看心理医生的被动,到期待和渴望每周一次和心理医生的见面,从最开始的紧张拘谨到两人对视大笑。这期间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我想,正是咨询师仓鹭,通过不断地发问启发蛤蟆自主自动的去思考和反思,并且不断去感受自我。以及在咨询的过程中全情的陪伴和允许,蛤蟆先生感受到了安全尊重,更重要的是开始感受自己。
在前七个章节中,虽然只是进行了短短几次的咨询,蛤蟆先生一次比一次敞开。一次比一次更深入的看到自己。咨询师苍鹭和蛤蟆先生聊的话题,更多的是关于原生家庭的部分。
其中有一些基本的心理学的知识点,我觉得不错分享出来和大家一起学习。
关于儿童的基本情感:快乐和深情,愤怒、悲伤、恐惧。
儿童的自我状态:自然型儿童、适应性儿童。
了解了儿童的基本情感能让我们对照,可以去判断,当某些突发事件发生时,当我有情绪流露出的时候,停下来去反观,自己是否处于一个儿童的状态还是成人的状态。
了解儿童的自我状态,可以去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很多的自我模式,比如:蛤蟆先生感受不到自己的愤怒,从来不将自己的生气展现给别人。正是因为在小的时候,家庭环境让他不得不选择不断地去隐藏自己的愤怒和生气去顺应别人,唯有这样,小时候的蛤蟆先生才能够更好地活下去。
和小时候的我们相比,父母是那么的强大,而我们全然依靠着他们,因为无处可逃,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每一次的喜怒哀乐。这也就是适应性儿童。
蛤蟆先生小时候的家庭环境让他感知到,如果他愤怒或者是生气,就会受到惩罚。于是他在内在做了一个决定,使自己看上去柔和,以利于生存。
蛤蟆先生在开始踏入咨询室之前,没有觉察过自己的感受,再咨询了一段过程之后,他愿意去面对自己的感受。其实时刻和自己的感受、情绪在一起,时刻感受自己的感受和情绪,这是一项很重要的能力,是一种很重要的觉察。
今天就分享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