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大丫带回来书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小丫哄着我看书,说书很薄半天就可以看完。后来我断断续续地看,走马观花地看,看完已是1个月之后的事情了。
这阅读的速度,真是令人堪忧啊……
我喜欢心理学,因而决定再一次细读。当下给自己定了小目标,这次得记住书里的精髓。
故事从鼹鼠去探望蛤蟆先生开始,他发现热情、时尚又爱冒险的蛤蟆生病了,陷入了抑郁的情绪不能自拔,朋友们都想要拔刀相助,其中包括威严而智慧的獾,体贴善良的鼹鼠,关心朋友但有点絮叨的河鼠。
朋友们商量了之后,决定带蛤蟆先生去接受心理咨询。(第一章.整个人都不太好;第二章.挚友前来相助)
初见咨询师苍鹭,在冷静的苍鹭先生的帮助下,蛤蟆明白了他不是为了取悦朋友进行心理咨询,自己是主动的参与者。心理咨询是一个自发的过程,咨询师和来访者都是自愿的、合作双赢的关系,只有双方都要全身心投入咨询过程,这样咨询者才能好起来。(第三章.初见咨询师)。
一个星期后进行第二次咨询,在苍鹭的引导下,蛤蟆道出自己的心声,他哭诉感受不到自身的价值,觉得自己是朋友里面最差劲的那个,像极了一个笑话,在低落的时候没有人愿意倾听他的心声。
当受到獾和其他动物的嘲笑,经常他想起了不愉快的童年及父亲。
父亲对獾说“他是个好孩子,可生性轻浮善变”让蛤蟆大受羞辱,他虽然安慰自己“没有关心、我很好”,但每一次的奚落都直戳他的心灵,“大家对我生气时,我就会不自在,只要是能让他们重新喜欢上我就行。”现实中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子呢?极力讨好他人而忽略了我们内心的感受。
书里第一次引伸出了“儿童自我状态”的观点。(第四章.抑郁的原因)
暂且写到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