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上经常会遇到焦虑紧张的家长,有些担心孩子抵抗力差,老生病,动不动就给孩子吃各种各样的补品;有的担心孩子长不高,动不动就给孩子吃钙片,补充各种维生素。而观察这些孩子,有些的确有些问题,但多数孩子精气神儿都不错,根本无需多虑。又有一些家长老是担心孩子未来动不动就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不仅自己紧张,也把孩子弄得紧张兮兮。遇到这些家长总想好好劝导,想让他们放下这种不安和焦虑 ,但自己年纪尚轻,语言能力又差,缺少说服力,前段时间看《阳明传习录》中有关类似讲述,今日摘录下来供大家品鉴。
问 :“知识不长进,如何 ?”
先生曰:为学须有本原,须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仙家说婴儿,亦善譬。婴儿在母腹时,只是纯气,有何知识?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认识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负,卒乃天下之事无不可能。皆是精气日足,则筋力日强,聪明日开,不是出胎日便讲求推寻得来。故须有个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万物,也只从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上养来。后儒不明格物之说,见圣人无不知无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时讲求得尽,岂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实。初种根时,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叶想,勿作花想,勿作实想。悬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没有枝叶花实 ?”
这段话虽然是阳明先生在讲为学功夫,但何尝不是在讲养孩子呢?做学问养孩子,不要老想着以后怎么样怎么样精心呵护,慢慢培养即可,希望阳明先生的话能给各位家长带来一丝安心,一人安心则一家安心,一家安心则一个社会安心,一个社会安心则一国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