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丫一家与计划生育的第一战,受伤的就是妹妹。
1984年。秋高气爽的日子里。人们刚刚经历了忙碌的秋收,还沉浸在收获满满的喜悦之中。
大丫的母亲历经生产之痛,又生下了一个女孩。妹妹的出生,让家中阴云密布,每个人都愁容满面,都低着头默不吭声,心不在焉地做着自己的事,都在思量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母亲从小不被待见,就养成了察言观色的本领或说是习惯,而且母亲还具备那练就的坚忍,可以承受任何委屈。
母亲抛开身体之痛,还要忍受心里之痛,提议将妹妹送人,妈妈的提议没人感到意外,当然也没人反对。
事不宜迟,接下来便开始为妹妹寻找养母养父。几天后,爸爸的一个朋友愿意要下妹妹,爸爸的朋友家已经两个男孩,由于计划生育政策,不能再生,而且也怕再生个儿子,所以愿意收养妹妹,也得是偷偷的。
就在爸爸朋友约定来抱走妹妹的那天早上,十六岁的三姑妈把妹妹抱在怀中,看着那长长的睫毛,毛茸茸的大眼睛,顿生怜悯之心,突发一个念头:这么惹人怜爱的孩子,不能送人。
三姑妈当即决定,得带着妹妹跑。便简单收拾,抱着妹妹一口气跑到十几里之外的大姑妈家。
爸爸的朋友来到后扑了个空,有点不高兴。一番解释道歉后,便了了此事。
妈妈还在坐月子中,奶奶只好去往大姑妈家照顾妹妹,一照顾就是大半年。
妹妹是留下来了,也就成了家中的“臭二丫”,远远没有大丫深受家人的喜欢及疼爱。还只能是个黑户,不能公开此事,更不能抱出来玩,很长一段时间,妹妹都不管爸妈叫爸妈,即使呆在家中,也只能是亲戚的身份。长此以往,妹妹的性格内向懦弱,胆小怕事,遇事没有主见,唯唯诺诺……
三姑妈呢,不知是家里的功臣还是罪人?留下了妹妹,爸爸妈妈以后的躲避计划生育之路可谓更加艰险,更加迷茫。每逢遇到和计划生育斗争不下去时,妈妈总要怪罪一番三姑妈。
三姑妈也算是改变了妹妹的命运,对妹妹来说不知是福呢还是殃?后来的好多年,爸妈都是带着妹妹漂泊在外,流离了宁夏,新疆,河南好几个城市,生活极不稳定,也极其穷苦。
由于流浪在外,也耽误了妹妹上学,妹妹学龄比同班同学都要大上两岁。不知是妹妹的自愿还是妈妈的逼迫,妹妹初一没上完,就辍学走上了“被童工”之路,那一年妹妹13岁。从此这就开始了妹妹的打工生涯:纸板厂,服装厂,电子厂……
家境贫寒,妹妹又是家中的“拖油瓶”,遇到的委屈、困难、问题当然也多。每逢妹妹憋屈时,这都要埋怨三姑妈一番:如果当时把我送给爸爸的朋友养,我的生活也许会稳定很多,会满足很多,会轻松很多。
很多年,三姑妈面对妈妈的怪罪和埋怨,苦不堪言;后来的后来,雨过天晴,日子过得好些,妹妹也能为家出力分担负担了,成了家里的经济顶梁柱了,三姑妈总会提起当年的事,妈妈和妹妹都会笑而不语。
对于大丫来说,她的内心是感谢三姑妈留下了妹妹。有了妹妹,童年有了玩伴,后来有了知心朋友,相知相伴,相依相怜,此生一大财富。
决定把妹妹送人,是应对计划生育政策的第一计。后来的十几年,大丫家都走在与计划生育斗智斗勇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