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春红网络初级十期坚持原创分享135天
20180716不知从何时起,喜欢反思自己,工作上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育子环节还应该像谁谁谁学习,如何做孩子的榜样,该怎样身体力行,言传身教,后悔懊恼自己二十多岁三十几岁的年纪为什么不思进取,不能追求上进,导致过了不惑之年反倒惑了起来,怎么没有一个先驱者循循善诱谆谆教导,指出本该光明的康庄大道……否则,说不定也能在某个领域煜煜闪光。如今还是普通的小学教师一枚,坐在炎热的培训大厅里听弟弟妹妹们的出道经历、人生感悟、传经送宝……佩服他们做到业内佼佼者的同时,也心生惭愧,原来他们也是从普通的教师角色做起,只不过先行一步,只不过更用心更执着而已。生活不会亏待有心之人,这么简单的道理我却花了几十年的时间才感悟到,晚吗?非也!中午陪孩子观看《黄金100秒》,一个姐姐在接近40岁的年纪开始练瑜伽,如今45岁,生生把自己炼成20几岁的妙龄少女,连主持人杨帆都在此境下调侃衡越为“奶奶”。也常听刘老师讲,选中一件事情,锲而不舍地熬下去,等把同期的都“熬死了,熬没了”,你就成功了,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教师进修学校的G老师对微课锲而不舍,他成功了,十几年如一日,外出学习,听课培训,反思改进,甚至微课制作,各项软件下载运用,声音处理,视频截取,音乐搭配,那叫一个专业,同是业内人士,实在汗颜;注重语文素养培养的L老师,扎实搞好一线课堂,先做读书人再做教师,做大善大美大智慧之人,自己身体力行,好读书,读好书,把天堂当做图书馆的模样,引领着一群群孩子飞翔在阅读的王国里,日不间断,持之以恒,令人敬佩;搞天中文化课程理想构建的Z老师,缘于一次杭州会议,搜集资料,分门别类,结构框架,把语文课堂变成构建天中文化的主阵地,从地方文化里提取语文的东西,语言的东西,比如修辞、写法、体现的情歌等等等等;还有做“沟通管理”的M老师,从心里学角度指出教师要有同理心,认真倾听和表达做好有效沟通;年轻的X老师,在自己的优质课堂上注重提升语用能力;干练不失优雅的T老师从多读好书的角度鼓励教师提升自己的职业幸福感。
不能再盲目跟风,朋友圈里一见免费学习群就进,不是叫扫二维码就是叫分享到朋友圈或者微信群,读书的时间没了,发圈的概率大了,事倍功半,得不偿失。
是时候做减法了,育子之路千万条,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别人家的孩子打卡学英语,别人家的孩子打卡绘画,别人家的孩子展示唐诗,随别人去吧,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按自己的真实想法去做就行了,必须得让自己稳下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慢慢来,一起都是最好的安排!
还好,已经在路上。最少已经减少了刷手机的时间,多了看书的时光;已经确认今后要把阅读当做中心工作,其他的随便吧;已经明确了原生家庭对孩子一生的影响,那就让家庭尽量地和谐、积极、向上。走在为人父母的路上,不时左右观望,千万不能偏离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