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奶快一百岁了,是村里的首位如此高龄的老人,“长命百岁”在她身上得到了很好的展现。年少时,奶奶经常会和我们讲她的过往,看过打仗,接待过知青,吃过大锅饭,饿过肚子,看过祖国的一贫如洗,也见证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一辈子生了不下十个儿女,经过自己的努力养活了8个。年轻时的奶奶是干活能手,一个人能当两个人,可总赚不到十个公分,奶奶告诉我们那时总是被上面的领导无故克扣。人口多,口粮不够吃,奶奶就到处挖野菜给儿女们补充,但嗷嗷待哺的他们总是吃不饱,于是头里、地理、河里能吃的都被奶奶找了个遍。好在大家生命力强,熬过了那段苦日子。
奶奶从来没有上过学,大字不识一个,自己的名字也不会写,但却能飞快的算账,无论多少零头她都能精准的算出结果,爷爷拿算盘算的速度都赶不上奶奶的心算。好多次问奶奶怎么算的,怎么会这么快,她说这很简单啊,这个和那个一起,那个和这个一起,说了半天我都没懂,一头雾水。后来读高年级后曾经默默的在心里跟奶奶比赛过心算,每一次能快过奶奶。这也是她和爷爷后面做生意能成功的基础吧。
听妈妈说奶奶和爷爷结婚也是一波三折,在那个几乎听不到离婚字样的年代居然差点离婚了,原因是爱干净、爱整洁的爷爷受不了奶奶的乱堆乱放,总是爷爷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收拾好的屋子一会就被奶奶弄乱,而且还怪爷爷把她的东西收拾得找不到了。说来也怪,奶奶总能在一堆乱糟糟的东西里快速的找到她需要的东西。后来,爷爷也懒得收拾了,所以家里凳子、墙壁、床上等凡是能放东西的地方都被奶奶堆满了杂物,但每件东西奶奶却能记得在那里。后来叔叔们过年实在看不过去家里的乱,总是会花一天的时间来收拾家里,每次叔叔们丢掉的东西奶奶后脚就捡了回来,并念念有词的说这个有用,那个有用,丢了多可惜。
即便爷爷奶奶生活习惯有很大的不同,但他们还是风风雨雨的走过了几十年,爷爷在83岁的时候丢下了奶奶一个人去了天堂,家里就剩下了奶奶一个人。她的儿女们都有了自己的家庭,很多也成了爷爷奶奶,大家忙于生活及家庭,分不出那么多精力来照顾奶奶,只有节假日的时候离得近的去看看她。她也从来不给儿女增添负担,小病小痛总是忍着不告诉儿女们,很多时候是村里人看不过打电话告诉叔伯们。在大家急匆匆赶回家责怪她逞强时,她总是说没事,一点小毛病,过几天就好了。也许是年轻时的劳作给了她一个健康的体魄,奶奶一直还真没有什么大毛病,最严重的一次是因为吃柿子导致了肠梗阻,被小医院误诊为肠癌,后来去大医院一个又经验的老医生问是不是吃过柿子,灌肠后几天就出院回家了。大家虚惊一场,奶奶还开玩笑得说自己还舍不得离开大家。
一生劳作习惯的奶奶在高龄的时候还坚持劳作,种菜、养鸡、养鸭比年轻人都强。每年过年都能看到房前屋后奶奶种的菜长得茂盛,菜地里看不到一棵杂草,一笼笼的菜地整齐好看。此时,大家便你一棵我一棵的分着吃,大家故意分抢菜总是能逗得奶奶笑得合不拢嘴。奶奶总是在一旁一脸笑意的告诉我们这个菜施的什么肥,那个菜怎么做好吃。吃过奶奶种的菜,再吃超市或市场买的,远不及奶奶种的好吃。
我们这些孙子辈也陆陆续续结婚,有了自己的家庭,平日也抽不出太多时间去看望奶奶。奶奶也从不给我们添麻烦,每次打电话给她总是叮嘱我们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照顾好家,也总是让我们不用担心她。多年一个人生活其实我们知道她内心的孤独和对家人的期盼,要不为何每次过年后大家陆陆续续离家的那几日奶奶总是很失落,总是往大家后备箱塞各种东西,她是怕大家忘了她,而她坚持劳作又是为了大家不要担心她。
近几年,奶奶腿脚没有那么麻利了,叔伯们便轮流照顾她,她似乎觉察到了自己成为了大家的负担,总是会偷偷落泪和叹气,话里话外都是自己的不中用。老爸老妈也有时候会抱怨奶奶做事的偏心,而我总是跟爸妈说这么大年纪了回家还有声妈喊是很多人都企及不到的幸福,而我也总是很骄傲的跟别人说自己还有个奶奶,她快一百岁了。
对于远嫁的我只有每年过年的时候能去看她,给她钱的时候总是往回塞,拉扯半天她才妥协,但每次我返程都能吃到奶奶自己养的鸡下的土鸡蛋。今年过年由于家庭变故,爸妈不在乡下过年,我们也只是匆匆的去给她拜了个年,给了她一点钱后便又匆匆的赶去了舅舅们家,连好好跟她说会话的时间都没有多少。如今,她行动越来越不便了,有一直眼睛已看不到东西,而且一直淌眼泪,跟我们说话的间隙总是不停的擦拭,我能感觉到她的不舒服,但她却只字不提。后来的几日都在市里陪父母,其实心里很想抽个时间再去看看奶奶,但是父母今年的特殊情况,让我们没有分身乏术。
如今的奶奶就像一个孤独的守村人,送走了一波又一波的老人去天堂,也送走了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去大城市,唯有自己孑然一身,孤独却坚强的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