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听武志红的心理学课,他总结出了很有意思的自我的五个维度,放在以前,我对自我是完全没有这些概念的。
第一:自我的稳定性,
一个人的自我,有外壳,也有内在。而自我稳定性,主要看的是,这个人的自我外壳是不是结实。容器的外壳,是有不同质地的。它最好是一层坚韧有弹性的皮肤,这样不仅可以承接住情绪和活力,而且还有足够的敏感度。有些人的自我虽然很结实、稳定,但他的自我外壳,不像是皮肤,而像一些僵硬的东西。
你可以问问自己,你的自我外壳是什么样的?
自我稳定性低的话,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自我外壳,有了大裂缝,他的自我甚至是破碎的。
第二,自我的灵活度
自我灵活度高的人,可以敏感地感知他人,可以及时调整自我状态。
比如说一个男人可以在父亲,男人,男孩之间自由的切换。
当然自我的稳定性和自我的灵活度是不冲突的,虽然她们看上去相反,但确可以集于一身。这也是我最向往的一种状态……
第三,自我的边界
自我的疆界,则是讲的一个人的自我,可以伸展开的空间。自我疆界小的人,他的自我只能笼罩一个很小的地方,而自我疆界大的人,他的自我,能伸展得更宽广。
如果一个人将外界感知为敌意的,那么他倾向于缩小自己的边界。出去旅游最能说明一个人的自我边界,有些人好不容易叫出去玩,出去了又呆在宾馆里不肯出去,或者总是说一些扫兴的话…这就是他的自我边界不够。
他们的自我边界总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才能伸展开,他们有的人甚至在家里都不能伸展自己,而是让自己和手机,书籍,报纸,网络,和股票捆绑在一起。因为对外部世界的敌意,他们不能外部世界很好的做自己,这会让他们在外界的时候生活的很累。反之,因为,你的自我疆界更为宽广,你到了一个新地盘,你有要占领的欲望,至少你觉得,在这个新世界里,你是能基本控制局面的,所以你不紧张,而是兴奋。和新鲜事物或人建立起新的关系,都让你感觉,你的自我变得更饱满。
这是很重要的差异。
第四,自我的力量
自我的力量相对就比较直观了,一个人的自我力量,好像是一个很难改变的东西。如果一个人有汹涌澎湃的力量,那么这股力量会一直存在。问题仅仅在于,这股力量能不能被驯服,然后被驾驭。如果一个人的自我力量是比较弱的,那么你也很难指望,他会迸发出“洪荒之力”。比起自我力量,自我疆界,是一个容易改变的因素。如果你发现自己的自我疆界太过于狭窄,你想拓展它,那么,可以好好去觉知自己对外部世界的敌意感知,也可以不断尝试换各种新环境,去和这些新环境中的人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当你能建立起真实的良好关系时,你头脑和潜意识中的想象的敌意关系,就被改变了。
第五,自我的组织力
详细来说,自我组织力就是,当一个人的自我在高压下感觉要散架的时候,或者被击溃而瓦解的时候,能不能重新地组织起来。
在得到上,有一个流行词汇——叫“认知迭代”。自我也是一样的,一个人的自我能不能“迭代”,能不能“升维”,取决于自我组织力的强弱。自我的五个维度,数自我的组织力最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