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觉得诗歌难以理解,特别是海子的诗歌,那些光怪陆离的意象,阅读起来真的不知所云。
后来,我想了很多,到底该如何理解一首诗歌想要表达的全部意思。说实话,因为本人的知识量和阅读经验极其有限,所以,至今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不断学习,不断积累。但是,尽管如此,诗终究还是要靠自己去读,还是要靠自己去理解。
有一天,我偶然在诗歌论坛中发现,有些诗歌,在不同人的眼里有不一样的解读 ,于是我就发现,关于诗歌,我们可以尝试着用自己的方式去阅读和理解。
所以,当你不能理解的时候,读一首诗并不一定非要去揣测诗人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你在这首诗歌里,读到了什么东西,这一点很重要。
古人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其实,读一首诗,每个人的理解可能会产生分歧,各有各的角度。我相信,很多的诗句,有些时候会有不同的理解方式。
写诗,其实是一种具有很强烈的个人色彩的文学创作。每个人的情感模式,思维方式,想象力的特征都不一样。一旦诗歌里出现了某种难以理解的意象,不要急着诗图去揣测诗人的本意,你应该这样想,换做自己,这样写到底是为了表达什么。读诗和写诗一样,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阅读经验,情感模式,思维方式,独特的想象力等等,去理解诗人笔下的意思。就算,你自认为自己读懂了一些诗作的时候,也不要得意忘形,因为当你将自己的理解说给诗的作者本人听,你的那些所谓的解读,他不一定会完全苟同,因为你的理解和笔者内心深处想要表达的东西会有一定的出入,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
海子写过一句诗,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这句话怎么理解?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人类的一切都是浮云,都是虚妄,生命没有最终的意义,尽管,我们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寻觅,却没有任何一个远方,可以满足人类的探索欲和好奇心。就像海子说的那样,远在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远方,不是终点,因为还有远在远方的远方。远方,只是一种安慰,只是一种欺骗,似乎,关于生命的一切在遥远的未来可以找到答案,其实,再远的远方也没有答案,所以,我们一无所有,两手空空。人类的一切追求,到头来还是一场空,那些所谓的美好,终究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海子说,我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
我们也可以这样理解,远方,虽然一无所有,但是,它真的很遥远。换种说法,就是不论人类的结局如何虚妄,至少我们还有很长很长的路要走。远方,即使一无所有,但是我们还有很遥远的路途要跋涉,还有很多的人生体验。俗话说,不到黄河心不死嘛,哪怕远方注定了一无所有,我们还是想去看一看,岁月的终点,生命的尽头。所以,远方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还在跋涉,至于为什么跋涉,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定义。把石头还给石头,虚妄归虚妄,跋涉归跋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