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是人们思维的产物,是思想的外在表现,是意识的真实写照。
虽然一个人的言语会受到思维的影响,反过来,言语也在影响着我们的思维和行动。
想要改变固有的消极思维模式,建立积极思维的新模式,可以从改变自己的用语开始,倒推思维的改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当积极言语逐渐成为你的新语言习惯时,你的积极思维会越来越多,消极思维越来越少。
我们每天所说出的话中,大部分是和他人的沟通。
如同连锁任务的事前、事中和事后,以及睡眠的睡前、睡中和醒后程序, 任何一场沟通中也包括三个阶段:开场、过程、结束。在这三个阶段里,若我们使用积极的言语,便把沟通引导向积极的方向。
(1)活力开场
把每次沟通看作一个小项目,当每个项目按下“start”键的时候,最先说出的那几句话,我们称之为“开场”。生活中的大部分沟通都是随性无目的地,是“开场”确定本次沟通的基调。
我们对比下面两种开场方式:
第一种开场:
- 电梯里偶遇,同事A君对你说:今天天气真舒服呀,凉风习习。
- 茶歇时巧遇,同事B君对你说:哇哦,你今天的衣服太漂亮了。
- 下班到家后,家人对你说:今天上班很忙,不过我过得很充实。今天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
第二种开场:
- 电梯里偶遇,同事C君对你说:今天热死了,早晨又堵车,超郁闷。
- 茶歇时巧遇,同事D君对你说:刚才客户又提要求了,方案反反复复地改,太糟心了……
- 下班到家后,家人对你说:今天上班累死了,老板每次都在下班时安排紧急任务。我们老板真是个…...
上面两种方式,大家更喜欢哪一种开场呢?哪种开场方式会带来更多的正能量呢?
若接着第一种的开场,后面多半会进行一场愉快的、能带来能量的沟通;若接着第二种的开场,出于同理心等,十有八九你也会顺着对方的话,抱怨或者“吐槽”自己的倒霉事。可以想象,这次简短的沟通可能就变成了“吐槽大会”。我们不否认,偶尔的情感发泄是有一定好处。但是,习惯性的抱怨与“吐槽”却无助于解决问题。而且,这些言语给我们带来了大量的负能量。
所以,如果我们想要有一个愉快的开场, 请主动分享一些积极的故事,说一些令人高兴或愉悦的话,让沟通充满积极能量。
(2)消极转积极
如果在一场沟通中,我们遇到了对方的“吐槽”、抱怨,怎么办呢?
首先,我们可以认真倾听一会儿,并使用已掌握的其他沟通技能(比如,表达对对方情绪的理解);其次,在合适的时机, 用一个提问,把话题从消极转变成积极的方向。例如,“不说那些不高兴的事了,今天你有遇到什么开心的事吗?”
我们不仅要刻意练习自己使用积极言语,也需要时刻关注和引导周围人使用积极言语。一来,当谈论开心事的时候,不论是讲话的人,还是听话的人都会更开心;二来,我们是在共同营造一个积极的氛围,当周围拥有积极思维的人越多的时候,我们也会更积极,形成良好的沟通环境。
当然,这种用提问引导他人讲述积极的事、说出积极的言语的做法,也可以用在前面的活力开场中。例如,在接儿子放学回家的路上,我们可以对他说:“今天在学校里发生了什么开心的事吗?”或者“今天学到了哪些有趣的知识呀?”
(3)高能结尾
有了活力开场和消极转积极的提问,在结束一场沟通时还需要做好收尾。这时用到“高能结尾”。我们可以这样做:
①表达感恩/喜悦。例如,“我很感恩/感谢/开心今天……”
②总结收获。例如,“今天我学到了/收获了……”
③赞美对方。例如,“今天的聊天真是意犹未尽,我很喜欢你直爽的性格……”
注意,在每种情形中都要尽量增加一些具体的细节或例子,例如开心的原因、收获的具体点等。不然,对方可能会觉得我们说的是客套话。
我们可在一天之中随时随地的将上面所讲的内容应用到工作、生活和学习环境中,相信会有不错的收获。
本文节选于《精力与时间双重管理研习手册》,喜欢的话记得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