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周三,【站桩养正】的老师为太乙桩学员们开设交流互动直播课,已成为每周例课,并且学习群始终不散,老师们一直这样陪伴着大家。
老师将集中讲解和示范站桩中的关窍和小功法。同时,老师为学员答疑解惑,调桩交流,带功练习,桩友分享站桩体悟心得,直播内容和形式灵活多样。
6月28日晚间,由王Jianbo老师主持了太乙桩互动交流课。
王老师首先说明了夏季练功会有好效果,建议一定要多练。
之后带功演示了活肩法等小功法,又为广大桩友答疑解惑,其中有几位桩友连麦进行了分享和提问。
温故而知新。重复是学习之母。
现将直播的主要内容梳理和归纳如下。
一、带功演示小功法
1. 活肩法:可以幅度大一些,但要根据自己情况来决定幅度。
2. 指天画地:对上焦的心肺、甲状腺的疏通有好处,可以多练,体会它的妙处。
3. 摇臂式:落手臂时坐手腕,挑起十指。
4. 踮脚尖:动作比较简单,故略去说明。
5. 舒心法:像开合功一样,手指依次打开,再依次收回,同时手指要用点力。
二、精彩观点
1. 站桩的三原则:一是心界开活;二是讲规矩;三是持之以恒。
2. 心界开活有很多讲法,一是心态要放开,心脉是大脉,要打开;二是方法是开活。如果不累就一天站两次,如果累了就减量。
3. 大道自然,自然之中现天然。
4. 站桩直接长养正气,促进身体阴阳平衡。
5. 不看桩架,只谈感受,就像缘木求鱼。
6. 通过站桩,每人修复自己的表现不一样。
有人桩后精神百倍、有人却想睡觉。吃饭也是,有人总是感觉饿,吃得多,而有人却不饿。体重也如此,有人减重了,有人增重了,都是事物发展阶段还没有走完。
7. 松与静的关系:之所以不能静下心来,是因为本身还没有松下来;反过来,正是因为松了才能感受到哪里紧了。
三、答疑和桩友连麦分享
1. 脚肿了?
答:是排湿寒的过程,改善身体末端微循环的过程。
2. 做小功法时,身体嘎吱嘎吱响?
答:因为有效津液不足,那是筋的响声。
比方说,小树枝很嫩,水分含量充足,折扭它都不会轻易变形。如果是老树枝,一折就断了。
人体也是一样。小孩子不容易骨折,既便骨折了,也是轻质性骨折,一般是有一道缝,微微变形。说明体内有效津液很足,水嘟嘟的。
站桩就是促进阴阳平衡过程。注意补充水分,坚持练习。
3. 连麦分享:一是练习真人呼吸小功法之后,站桩的气感很强。二是调桩很有帮助。三是喔高低肩,请问是自然保持高低肩的状态,还是可以矫正?
答:对于高低肩,先保持身躯中正,多做小功法,等筋肉被激活了,慢慢就会自动调整了,易筋易骨是一过程,很正常的,不要纠结当下的不正,不然影响静心。
4. 最近身体软绵绵的?
答:先发照片看看。也是修复身体的过程。
5. 连麦分享:站桩快一年了,原先有高血压,现在逐渐停药了。原来有耳石症,以上说去不了根,现在好多了。
还有腿疼、腰疼、脖子疼,现在都不疼,好了,都打通了。
所以一定要坚持站,站桩是个宝藏。这个过程中有痛苦、挣扎,也有快乐。
6. 抑郁症,可以站桩吗?
答:可以站,但要积极治疗,然后站桩康养。抑郁症,本质上是能量不足了,我们每个人在高速发展的时代都有点被卷着走,或多或少都有焦虑,站桩能改善心理,长养正气。
7. 收功后,虎口发麻,疼痛难忍,如何处理为好?
答:多做小功法。
8. 连麦分享:我因腰椎滑脱,现在住院。以前泌尿系统容易感染,站桩后,现在没有了。医生说我的腰部肌肉力量差了,支撑不了脊柱导致腰椎滑脱。
请问是单独需要肌肉锻炼,再结合站桩?还是只要站桩就行了?
答:站桩锻炼的是筋骨,人体有很多系统,包括运动系统、筋膜系统等。腰椎修复有很多案例,但不知你站的对不对?练习量是多少?所以相信站桩,按照方法练习,不要贪功。
9. 腰窝疼?
答:对于说哪里哪里疼的同学,可能是气冲病灶,也可能是姿势不对。
10. 连麦分享:无极桩一个月,感觉特别好,后来就阳了,身体也不行了。太乙桩开始时候感觉力量很大,现在为什么找不到感觉了呢?
答:先看看桩架,再说问题。很多时候,身体会有平静期,没有太多的感受,只是觉得身体变轻了,精力充沛了。每个人的修复身体的感觉不一样。
11. 总是头晕?
答:有时候气正在冲击这里,是正常的,但如果总是关注它,就是问题了。也可能是因为姿势不对,先发照片看看。
12. 精神内守是什么样子?
答:精神内守是一种状态。意念要跟着口令走,说到放松哪里就放松哪里,然后微守下丹田。这种状态就是精神内守。
四、我的收获和行动
1. 明确了练功三原则是站桩的法宝。
心界开活意味着活学活用,不是死板,钻牛角尖,包括心态和功法的灵活开放。守规矩的必须的,不能随心所欲;但是最难能可贵的是坚持,凡事没有一蹴而就,或者短时间内的轻易成功。
2. 明确了松与静的关系。
一般来说,是先学会放松,以松入静,但是心静下来以后,也能反过来更好察觉身体的紧张,所以松与静相辅相成,二者缺一不可。
3. 继续保持和加强练功习惯。
时至夏季,正是练功的最好时节,不怕热不怕累,保持一定的功量,守恒守量地坚持,才能保持和增强功夫,促进身体健康,内心愉悦,安然度夏。
最后,再次重温莫子老师那句金句:
“练功第一要心界开活,第二要按照规矩,第三要有恒不懈,日积月累,乃见功夫,乃见真功夫,自然达于奥妙无穷之境。”
与您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