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周三晚,【站桩养正】的老师都开设交流互动直播课,已成为例课。
老师可以集中讲解示范桩中的关窍和小功法。同时,老师与学员还互动交流,答疑解惑,桩友分享,调桩,一起带功练习,直播内容和形式日趋灵活多样化。
12月28日晚间,魏Yanchun老师主播了太乙桩互动交流课。我每次观看直播回放,都有新收获,深化旧认知。
温故而知新。重复是学习之母。
魏老师首先带功演示讲解了形意拳中钻拳(也叫“金龙盘柱”),以及“松腰法”,然后回答了众多桩友的问题,答疑解惑,直播后期又为申请连麦桩友进行了调桩,其中穿插了一些精彩观点,也被单独提炼出来。
现将直播的主要内容做一梳理和归纳,也是一次深度学习和督促自我的方式。
一、带功演示
1. 钻拳(金龙盘柱):适合冬季保健,冬季主肾,可锻炼腰肾,强壮腰肾。
姿势动作:两腿分立,松腰坐胯,两只握拳的手臂交错而行,柔着练,不要用拙力,对身体是一种养护。体会腰胯的转动,体会胳膊的拧裹之力。呼吸平稳自然。
注意事项:拳打出去的高度大约在下巴位置即可,身体不要上下起伏。
2. 松腰法:适合腰部放松。
姿势动作:坐在凳子上,大腿和小腿大约垂直,双手卡住腹股沟,然后腰背伸直的姿势,开始以腰为轴转圈,保持头与身体在一条直线上,臀部不要动,体会腰的周围肌肉是否被拉伸。
转圈若干次之后,可以反转方向转动。动作外形看起来好像“不倒翁。”
注意事项:不要驼背,也不要弯腰。
二、精彩观点
1. 不管用哪一种(小)功法练习,如果身体表现出来了一些感受,就要坚持练。有问题显现,是好现象。
2. 站桩,虽然不能抗病毒,但能够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减少病毒对我们的伤害。
3. 以站桩的松静自然为根本,以不变应万变。至于各种感受,都要用放松的心态对待。
4. 站桩,是以人为本。如果自身体力允许,多站更好;如果身体较弱,就量力而行。
5. 站桩中的脚底是不用力的。在双腿微曲,保持桩架的情况下,要把身体的力松沉到脚底。
6. 腿部弯曲大小和松腰坐胯没有必然关系。在松腰坐胯到位后,双腿会自然微曲,但并不是腿弯曲大,才能松腰坐胯到位。
7. 当松腰坐胯到位了,尾闾内卷(或下垂)就已经包含其中了。二者不需要协调,也不矛盾。
8. 身心放松,不仅适合于站桩过程种,在平时都可以这么练。
三、答疑解惑
1. 如果阳了,怎么练功?
答:如果是在发烧期间,就多休息,补充睡眠。如果不发烧有体力,可以练无极桩前两式和坐桩,少时多次练习,以身体不太疲劳为准。
2. 我练了100多天了,还在打嗝,正常吗?
答:正常的。有桩友练2年了,还打嗝呢,是在调理脾胃。
3. 站桩时脚底应该用点劲力吧?
答:脚底不用力,而是要把力松沉到脚底。实际上,地面对脚有一个反作用力。
4. 站桩15分钟以后,大腿越来越紧(麻木、酸痛)?
答:我们一直强调,要站活桩。因为身体局部容易出现僵紧,我们身体还没有达到有效的放松或有序化。桩中的腿脚都可以活动一下,拉地筋,可以晃晃抖抖,好像给身体松松土。
5. 站桩后,总是全身痒?
答:这是排毒是现象。
6. 站桩后,总觉得小腹下坠,怎么办?
答:是不是有宫寒呀?也许是气脉不通的感受。
7. 站桩快一年了,但口干问题始终无改善,有何好方法?
答:多做赤龙搅海。还有翘脚尖,有助于肾气提升,让肾水上升,同时手放低一些。
8. 站太乙桩,越往后,总感觉身体左右有差异?
答:是感受上的一种错觉,只要桩架正确,可不用管它。
9. 越站到后面腿弯曲越大,是松腰坐胯不到位吗?
答:腿弯曲程度与松腰坐胯没有直接关系。松腰坐胯到位了,腿会自然有弯曲,但并不是腿弯曲越大,才能松腰坐胯做到位。
10. 我的桩架不平,因为身体有左右偏差,一直担心这样对身体不好。
答:坚持练,慢慢调整,没问题的。
11. 站桩总是感觉身体很重,下沉越来越重难受,对不对?
答:这是气血不足。可以手放低一点,少时多次站。感觉没有对错之分,都是身体的反应。
12. 手位是高一点好,还是低一点好?
答:建议初学者手低一些,因为初学者还达不到放松的状态。如果都能放松,手高手低都可以。如果没有达到放松状态,就低一点,不要高于胸口,这样更容易放松。
13. 含胸拔背,是含胸往前含,还是挺胸往前含?
答:二者都不是。是在身体中正的情况下,然后放松前胸就可以了。
四、调桩中的主要问题
老师先后为9位桩友调桩,主要问题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腿部弯曲过大。
2. 双手位置偏高,双手之间相距偏大,与身体的距离也偏远。
3. 有点翘臀,或者是臀部有点后撅。
4. 腰胯不小心就有前挺。
5. 坠肘不够明显,有端肩的倾向。
6. 头稍微有前探,虚灵顶劲欠到位。
五、我的收获和行动
1. 深化和扩展了“站桩以人为本”的认识。
准确地说,站桩是以每个个体人、每个当下为本的,因而桩中的身体反应和感受因人而异,不是同一的,更不会一直是好的或不好的感受。每一次练功都是身体在当下被调理的反应,因此即便同一个人,在每一次练功中的感觉也会不尽不同。
此外,站桩心法是有些反人性的,所以,也造成很多人难以坚持、或难以达到理想的结果,对此,计划将另文论述。
2. 明白了松腰坐胯和尾闾内卷的内在关系。
松腰坐胯和尾闾内卷,二者的关系是困扰初学者的一个重要问题。其实,松腰坐胯作为四大关窍之一,它带来的身体姿态是多方面的综合态,其中就包含了尾闾内卷。
这就好比身体的放松、貌似是非常简单宽泛的功法一样。其实,放松的内涵和具体表现也是丰富奥妙的,许多具体细小的身体局部状态也被涵盖其中了,只要做好了身心放松,那么桩法精髓就掌握了一大半。
3. 继续保持日日功不懈怠的习惯。
努力做到知行合一。知而不行,是为未知。
日前,我参与了“三年一小成”打卡计划,因为每一次努力都值得被记录。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激励和约束的双重机制,自律和他律的双向结合。唯有日复一日的持续行动,才能达成设定的目标。
日积跬步,以至千里。每日练功,指日可待。
最后,在2022年这趟历史单行列车即将驶入终点之际,感谢和感恩【站桩养正】平台的全体老师的辛勤教学和付出,并祝愿它越办越好、越来越红火,让星星之火燎原中华大地,使华夏文脉世世代代薪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