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学习倡导单元学习。它要求教师建立好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科核心内容之间的关系,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内容和情境素材,制定学习目标、选择学科内容、设计学习活动、开展课堂教学、进行学习评价,环环紧扣,使学科核心素养具体化,可培养、可干预、可评价。这就需要教师不断更新观念,主动学习,对教学内容进行二度开发,集中精力从事创造性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提高学习设计的规范性和系统性,增强学习过程的体验性;互动性和生成性,实现“教——学——评”的一致性,以此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提升学科课程的育人品质。
开展单元学习有四个重要环节,即选择单元学习主题、确定单元学习目标、设计单元学习活动、开展持续性评价。
那么,对于教师来说,深度学习的四个环节应该怎么做呢?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具体的操作步骤是什么呢?
(一)如何选择单元主题
结构化、情境化、凸显学科大概念的知识,发展核心素养的功能最强。单元是知识结构化的重要表现。“单元”是指学科课程实施的单元,通常以主题为中心。“单元学习主题”是指依据课程标准,围绕学科某一核心内容组织起来,体现学科知识发展、学科思想与方法深化或认识世界的方式丰富,能够激发学生深度参与到学习活动、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主题。从“内容单元”到“学习单元”是深度学习的重大突破,单元内应是一组彼此有关联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
1.确定单元学习主题有四个依据
依据一是学科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纲领性文件,规定了每个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实施建议和评价建议等。课程目标反映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基本理念、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国家对学生学习该学科课程后应达成的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结果的期望。学科的课程标准是确定单元学习主题的第一依据。在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具体而全面;课程内容是划定的学习领域,即该学科学生应该学习什么和经过学习后应该知道什么内容,整体呈现了学段的学科课程内容和具体内容之间的关系,结构性强。例如,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由必修课程、选择性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三类构成。
依据二是学科教材内容。教材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教材是国家落实育人目标的具体措施,教材的编写要兼顾全国各地的情况,处理好教学内容的思想性与科学性、理论与实际、知识和技能的广度和深度、基础知识与当代科学新成就的关系,精选学科内容,并以学科大概念为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