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学习儿童阅读指导课程,内容是第三模块的第三部分《大声读的重要性和操作要领》,这部分内容邱凤莲老师主讲,学习笔记和心得如下。
一、听课笔记
1.早在1990-1991年,国际教育成果评估协会就曾对32个国家,21万名9-14岁的儿童进行了一项广泛的阅读研究,发现全世界阅读能力强的孩子有几点共同之处其中有一点就是:成人对儿童朗读的频率。
2.大声读的重要性
首先,大声读构建了某一刻师生共同的彼侧世界。
其次,大声读给予了孩子最畅快的阅读享受。
第三,大声读给予了孩子最直接的语言滋养。
第四,大声读培养了孩子良好的思维品质。
3.连续性是第一重要原则——谈谈大声读的操作要领
大声朗读操作起来不是很复杂,但是决不能拿来一本书,就立即读给孩子听,那样会大大损害朗读的效果。
(1)合理计划
首先是朗读时间规划。如果很难做到每天进行,也可以每周安排几次固定时间,如一、三、五。建议每次朗读时间在10-20分钟其次是朗读总量安排。建议每学期以两本左右整本书的持续朗读为主,另外根据年龄和班级特点,加上一些绘本和短篇作品的朗读。
(2)精心选书
首先,选择有言语生命的书籍。
其次,要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尽管我们在选书之前了解了孩子的兴趣所在,尽量“投其所好”,但如果过于迎合孩子的趣味,显然也不利于孩子阅读品位的提高。所以在照顾孩子喜好的同时,可以运用大声读的形式,朗读一些稍有难度的作品。
(3)设计开场。从封面插图切入、从作品的名字切入、从孩子熟悉的话题切入。
(4)用心朗读。最重要的一点,要投入。
(5)适时停留。持续的大声读当中,不需要太多停留,一两处即可,以此保证故事的连贯性。如果时间紧张,也可以不需要停留。
(6)读后对话。
朗读故事的过程中,师生间应尽可能少些讨论和对话。而在朗读故事后,安排一两个问题来讨论,可以引发孩子的深度思考并激发继续阅读的兴趣。
4.关于大声读的几点疑问和提醒
(1)大声读需要每个孩子都有书吗?
①如果学生的家庭状况允许,应鼓励孩子买书。
②中高年级的孩子也和低年级孩子一样喜欢大声读。
(2)每本书都需要老师从头读到尾吗?
低幼孩子需要连续,有头有尾;中高年级可以师生共同进行,但注意听故事的愉悦感。
(3)如何利用大声读调控自主阅读的热度?
如果孩子喜欢的书不是很优秀,大声读给孩子听其他好书是很好的引导方式。
二、学习心得
在这节课程中,邱老师说了大声读的重要性,并详细说明了大声读的操作要领,尽管她主要面向教师群体,但作为家长,仍然非常受益。在前面的学习中,我知道了大声读书给孩子是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的学习让我知道了更多的细节。
1.首先要制定朗读时间规划。在家里进行的话,尽量安排每天的固定时间。每次朗读时间在10-20分钟。可以是整本书的持续朗读,也可以加上一些绘本和短篇作品的朗读。
2.要精心选好书。选择有言语生命的书籍,适合孩子年龄特点的书籍。了解孩子的兴趣所在,尽量“投其所好”,但无须过于迎合孩子趣味,可以朗读一些稍有难度的作品,以提高孩子阅读品味。
3.一些朗读技巧:设计开场、适时停留、读后对话,最重要的一点是要用心朗读。
能学习到一些技巧,我蛮喜欢的。但是,我始终提醒自己,亲子阅读中最重要的,是一起享受美好的阅读时光,享受亲情的暖意融融。亲情第一,技巧只是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