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子们,我来了
昨天我们聊了编剧法则1——要懂写作格式。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继续深入,探讨编剧的第二个重要法则:如何理解故事结构,创造核心力量。
法则二:理解故事结构
1、三幕范式
要说到剧本写作,三幕范式是我们写作人必须知道的,即使你是个新手编剧,也要知道这个名词。你是否选择遵循它,了解三幕范式的含义和使用方法都是至关重要的,至少你需要理解并按照这些术语来思考和沟通,即使你想要打破常规,也需要先了解这些规则。
三幕范式是一种讲故事的策略,将剧本划分为三个主要的逻辑部分或戏剧单元,每个部分都有自己特定的任务。
这三个部分通常被认为是开头、中间和结尾,深度含义就是背景阐述、冲突发生和冲突解决,在这个基础上,你可以进行许多创新的变化。
例如,《长相思》中的小夭,以她(高辛玖瑶,又名西陵玖瑶)的人物为中心故事,开头阐述了她的背景,本是皓翎国嫡长王姬,神族公主,三大王族四大世家共同的掌上明珠。由于母亲阿珩出征战死,皓翎国与西炎国内战不断,导致小夭被两国的亲人送到玉山王母寄养,又因种种原因小夭流浪在大荒,以文小六的身份活着,遇到了相柳,又恢复了王姬身份,人物的转变,但因相柳和哥哥苍玄两国敌对的关系,这就是冲突的发生,其中也包含着故事其他人物的各种感情、亲情和家国大义的冲突,最后冲突的解决结果是,相柳战死,小夭决定和涂山璟归隐,苍玄继位,换的天下太平。
三幕剧本结构是一套逐渐形成的原则,它具有极高的灵活性,既可以驾驭狂野的文字,又可以容纳故事的因果逻辑。
然而,三幕范式并不是一种简化的公式,尽管由于其广泛的应用范围,你也可能认为,三幕结构更适合讲述那些现实中不会发生的寓言故事,这些故事遵循因果关系,结局圆满且清晰明确。然而,真实的生活并非如此。
如果你阅读过剧本,就会发现许多作品都是三幕范式的变种,要知道,尽管大部分剧本的结构功能相似,但真正让人回味无穷的是那些大小不同的故事。
最终,你是否选择遵循经过考验的模式,还是彻底打破传统,这都取决于你,重要的是,你不仅要关心你想讲的故事,还要有意识地思考如何讲述这个故事,这正是研究剧本结构的意义所在。
在这个过程中,你需要积极地运用你的智慧和创造力,让三幕范式为你的故事服务,而不是被它所束缚。你需要理解每个部分的作用,并在写作过程中灵活运用。你需要让你的故事在每个部分都充满活力和张力,让读者或观众始终保持兴趣。
同时,你也需要不断尝试和创新,打破三幕范式的限制,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故事结构。你可以尝试将三幕范式与其他故事结构相结合,或者完全摒弃它,创造出全新的故事叙述方式。
如果你想按照三幕范式来创造你的小说,那就看一看下面你都中了几条?
a、故事是否属于通俗类型,比如爱情、喜剧、惊悚、科幻、恐怖等等?
b、主人公是否有强烈的目标驱动?
c、故事的概念是否由情节发展驱动?
d、你是否希望通过结尾把整个故事交代清楚所有事情吗?
e、主人公是否因为什么发生了重大的性格转变?
总的来说,三幕范式是一种有用的工具,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工具。作为编剧,你的任务是运用你的想象力和技巧,创造出引人入胜的故事,让观众沉浸其中,感受到你的故事的魅力和力量。在这个过程中,你可以借鉴三幕范式,也可以完全抛开它,只要你能让你的故事生动有趣,那么你就已经成功了。
2、打破常规结构
当然,不是所有的故事都要遵循三幕范式,也有一些不同的讲故事方式方法,也同样起到了让读者感觉非同一般的效果,比如非顺序情节。
非时间顺序情节会反复使用闪回结构,以揭示真相和证实动机。
比如《长相思》中的苍玄,在表达他对小夭的情感这段情节就是不按顺序叙述,影视的开头片段中是苍玄和小夭儿时在西炎山上,两人两小无猜,小夭保护苍玄,苍玄也想保护小夭。到了影视的中间,苍玄对小夭从亲情变成了爱情,非时间顺序情节变化是切换到苍玄的母亲临死给苍玄的若木花,及小夭和苍玄儿时的场景。这一系列的切换,唤醒了观众的记忆,揭示了苍玄为什么会爱上小夭,并给出了证实动机。
我们需要善于运用非顺序情节,有时候,按照时间顺序来讲述故事可能并不总是最吸引人的方式,相反,我们可以采用闪回的方式来揭示真相和证实动机,或者采用循环叙事的方式来给观众带来别具一格的趣味,这需要我们打破常规,尝试不同的方式来讲述故事,以便更好地吸引用户的注意力。
多线情节结构
还有,我们可以尝试多线情节结构。这种结构通常会将故事线分配给几个不同的人物,并让他们各自发展自己的情节和主题。这不仅可以让故事更加丰富多彩,还可以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每个角色的内心世界。当然,这需要我们在编剧时精心安排,确保每个情节都与整体主题紧密相连。
比如《长相思》中的西炎王、浩翎王、赤辰,他们三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讲诉着各自的爱恨情仇、家国大义的故事,都是围绕着长相思一个中心概念和主题去发展,集合了三人不同故事的走向和结果。
群像结构
一种常用的叙事方式。在这种结构中,我们可以有一个或多个明确的主角,但同时也让其他人物有自己的主线和次要情节。这样可以让故事更加立体和丰富,同时也可以让观众更全面地了解每个角色的性格和命运。当然,在群像结构中,我们还需要注意平衡各个角色之间的关系和互动,以确保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和吸引力。
也如《长相思》中的三大男主角,看过的宝子们都觉得,相柳、苍玄、涂山璟在剧中人物都非常饱满,谁又能说清谁是男一男二男三呢?在我看来,都有自己的主线,不相上下。
极简情节
有时候,情节非常简单的故事也能吸引观众的眼球。这是因为这些故事通常会有一些非传统的情节元素,比如独特的风格或者反常的人物互动。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关注人物在做什么,而不是仅仅关注情节本身。即使人物没有做出什么明显的动作,我们也可以从他们的互动和表情中感受到故事的紧张和冲突。
比如《长相思》里相柳受伤,夜里到小夭闺房疗伤,两人好像什么也没发生,故事情节也比较模糊,但两人这种极简结构支撑两人的互动,把观众所有的注意力都吸引在人身上,而不是故事情节上,这也是非常好的看点。
3、动作和节拍
上面提到了三幕范式,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出段落或节拍。想象一下,你正在导演一部电影,每个镜头、每个对话,都是为了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那么,如何构建这部电影的骨架呢?答案是:动作和节拍。
一个好的故事需要有明确的节奏感和起伏感,以便让观众更容易被吸引和代入。因此,我们需要仔细规划每个节拍的长度和强度,以确保它们能够有效地推动故事的发展。同时,我们还需要注意节拍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确保整个故事的连贯性和流畅性。
首先,把故事分成三幕,像是搭建一座房子的基础框架。然后,再在这三幕中细致地划分段落,也就是段落或节拍。每一个节拍,都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的关键一步。想象一下,整个故事就像一个由九个精心编排的舞步组成的舞蹈,每个舞步都引领着观众的情感走向。
这些节拍的长度是灵活多变的,完全取决于你想如何影响观众。有的节拍可能只占据一个画面或一行对白,短暂而精炼;有的则可能持续二十分钟,让观众在紧张刺激的情节中沉浸其中。
不同的电影故事,对节拍的处理方式也各不相同。喜剧、悬疑、动作、爱情……每种体裁、风格、目标和主题都有其独特的节奏和韵律。在故事中需要深入剖析的地方,节拍可能会更长一些,让观众有足够的时间去理解和感受;而在需要迅速推进剧情的时候,短节拍则能够让故事更加紧凑和有力。
总的来说,通过精心设计和调整每个节拍的长度和强度,你可以让故事更加引人入胜,让读者沉浸其中,感受到每一个情感的高潮和转折。
好了,今天已分享完编剧第2法:故事结构,后面还有十法则,分别是:
法则一、写作格式
法则二、故事结构
法则三、发展故事
法则四、创造人物
法则五、研究人物原型
法则六、剧情梗概
法则七、剧本大纲
法则八、画面讲故事
法则九、划分段落
法则十、对白目的
法则十一、完成初稿
法则十二、如何修改
明天分享第3法,有想学习和知道的朋友关注我哦,每天分享各种提升干货免费跟大家分享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