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华的父母,则可视为城市化浪潮中流动人口的样本。
于魏华和张正敏同龄,是个男生,老家在广东省东部的梅州兴宁。
他所在的村曾是省级贫困村,当地的青壮年劳动力,大部分跑到珠三角地区务工,只有孩子和老人留守在家中。
十多年前,对那里的留守儿童做过调研,发现很多屋子都是空荡荡的,缺少人气。
于魏华小时候,也有过短暂的“留守儿童”经历。
当时,他的父母去东莞闯荡,留下他和年幼的妹妹在家,由爷爷奶奶照看。
东莞是著名的“世界工厂”,制造业发达,流动人口众多。
但于魏华的父母没有选择进厂,而是在人流密集的地方摆起了地摊,卖服装和百货,也卖过凉皮、蔬菜、家禽,什么赚钱就卖什么。
因为于魏华的父母,很早就操心起了孩子。
他们觉得,摆摊的收入比进厂打工略高一点,而且时间相对自由,可以把两个孩子接到身边一起生活,免得他们在乡下缺乏照料。
这样的想法当然很好,但现实压力也很大。
和这对父母做交流后,发现他们的日常生活,其实比进厂更加紧张。
天还没亮,他们就要铺开摊子,抢占有利位置。
不出摊的时候,要么得去进货,要么就在城中村旁边的空地上养点鸡鸭,种一些蔬菜、生姜。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20年。于魏华渐渐长大了,到了读小学的年纪。
但因为没有东莞户口,他只能进民办学校读书,还要缴纳不菲的借读费。
但是,父母从来没有抱怨过,一直在咬牙坚持。
随着东莞城区的面积不断扩张,房子的租金也越涨越高。
于魏华一家开始在不同的城中村之间流动,离市中心越来越远。
城中村是于魏华的童年乐园,在那里,他和小伙伴们钓鱼、偷水果、挖红薯、骑单车,玩得很疯。
但是,因为人口流动的速度很快,他身边的朋友换了一茬又一茬。
许多小伙伴,玩着玩着就消失了。
后来他才知道,那些同龄人要么被父母送回了乡下老家,要么早早辍学进了工厂,要么逃脱父母的管教,沉迷于网吧和游戏厅。
于魏华不属于那种老实乖巧的学生,而是富有个性和主见。
因为跟着父母不断搬家,他在许多小学当过插班生,经常被同学欺负和嘲笑。
但他性格要强,加上学习成绩好,面对同学的嘲笑,从来不会示弱,直接就怼回去。
不过,父母还是很操心他的学业。
等于魏华到了进初中的年纪,父亲一个人带着他回到老家兴宁,在一所公办初中办理了入学手续。
没承想,那所学校的教学质量更差。
许多学生染发、抽烟、喝酒、打架、逃课,甚至还有女生早孕。
这些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常年在外打工,身边无人管教,内心极度缺乏安全感。
学校的老师也不太负责,上课都很敷衍。
有一次,于魏华在课堂上对老师讲的内容提出质疑。
结果,老师非但不正面回应,还生硬地要求他,以后不要再问任何问题。
于魏华站起来表示抗议,却被同学们认为是标新立异,想出风头。
从此,班上的同学开始孤立他,他也变得越来越不合群。
但这样的经历,意外地强化了于魏华的独立意识。
他不再追求他人的认同,学会了忍受孤独和寂寞,专注于思考自己想干的事。
于魏华上的高中也不太好,升学率极低。
直到高三那年,他才终于调整好状态,疯狂学习,最后考上了广东金融学院的法律系。
因为习惯了独立思考,于魏华在大学入学之初,就做好了未来四年的规划,从专业能力、处事能力、执行能力等方面提升自己。
他是全校图书借阅量最多的学生之一,大部分课余时间都在图书馆度过。
他还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完成了多项国家级和省级研究项目,拿过大大小小的奖项。
大四考研一结束,于魏华就迫不及待地注册了一家公司,后来还跟同学合伙创业,专注于为大学生提供法律咨询服务。
他这一路观察下来,改变全家人命运的关键因素,还是教育。
他和妹妹因为多读了书,就比自己的父辈有了更多的机会和可能。
“就算现在很穷,但始终充满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