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课教学内容围绕“Children's Day around the world”展开,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儿童节的日期以及儿童节的活动等相关信息。根据2022版义务教育英语新课程标准,在语言能力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读懂简短的有关儿童节介绍的文本,并能提取关键信息;在文化意识方面,通过对不同国家儿童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思维品质上,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国家儿童节的异同,锻炼其分析和归纳能力;在学习能力方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更多关于世界儿童节的信息。
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国家儿童节庆祝活动的图片进行导入,成功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问学生是否知道除了自己国家之外其他国家的儿童节,引发了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氛围。导入环节可以更加多样化,例如播放一段有关各国儿童节的短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不同国家儿童节的氛围,增强其学习的积极性。在讲解文本时,运用了图片、文字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符合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的特点。例如在介绍中国、泰国、日本的儿童节时,对应展示了相关的图片,让学生更易理解。注重对重点词汇和句子的讲解,如“on 1st June”“on the second Saturday in January”“flies paper fish”等,通过领读、学生跟读、造句等形式让学生掌握其用法,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讲解过程中,留给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时间可以再适当增加一些,让学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而不是单纯地依赖教师的讲解。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阅读任务,如让学生找出每个国家儿童节的日期和特色活动等。组织了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讨论“What else do you know about Children's Day around the world?”这一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分享自己所知道的信息,课堂气氛活跃。在小组讨论后,邀请小组代表进行发言,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在小组讨论过程中,部分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问题对他们来说有一定难度或者小组分工不够明确。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提前设计更明确的小组分工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讨论中。同时,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将问题设置得更具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话可说。
布置了课后拓展作业,让学生回家查找更多国家的儿童节信息并用英语记录下来,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信息收集能力,符合新课程标准对学习能力培养的要求。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部分学生分享一下他们课后收集到的信息,给予学生更多展示的机会,同时也可以让其他学生了解到更多关于儿童节的内容,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从课堂学生的表现来看,大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不同国家儿童节的基本信息,并且能用简单的英语进行表达,在一定程度上达到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但仍有少数学生在阅读和口语表达方面存在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指导,如设计一些个性化的学习任务,帮助他们逐步提高语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