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管理者⽽⾔,最难的不是定⽬标,⽽是盯⽬标、追过程。马云曾说过:“没有过程的结果是垃圾,没有结果的过程是放屁。”没有过程的结果是不⾏的,因为不能复制,这次成功了,不⼀定能代表下次也能成功; 没有结果的过程⼀定是不好的,剥去外表,你会发现过程是在做⽆⽤功。追过程是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不是对下属工作的简单监视与部署,也不是对其行动进行严厉控制的手段,而是协助下属解决在目标执行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使其一直处于工作的正常轨道上,按时保质地完成目标。如果中途发生了偏离,还可以通过过程的追踪及时把偏离的方向拉回来。
一、追踪过程的目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点:
1.发现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并适时、及时加以纠正;
2.以考核的方式来激发员工的热情;
3.可以能够灵动的调整目标,确保执行力。
二、追过程常见的误区
特别需要注意的点:
在追过程时,1.不要只注重“检查”这⼀动作,⽽不关注关键细节,不去深挖,也不会在追过程中做辅导。2.不要总是检查到颗粒度最细,这样看似是⾮常负责任,实际上会⼲扰员⼯。
三、追过程中要做辅导
追过程,需要持续改进和反馈,除了定目标,还需要知道如何分工的,在实施过程中团队遇到的各种问题、理解或者不理解,快或慢,一定要追踪每个细节和过程,前面越清晰,越知道问题在哪里,多问几个why?直到发现问题的本质!
在执行过程中,策略有每日的晨夕会制度,晨会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让管理者和团队、相关同事之间,了解彼此前一天做了什么?今天有什么新的计划和安排?同时,也可以让团队成员知道你的伙伴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他是不是又一些项目被延迟了,我们能不能帮助他? 这其中不得不提的一个工具是tdl.务必落实TDL工具,作为管理者而言,一定要清楚知道:员⼯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检查的 。Tdl是管理者最基础的管理场景,⽇报不是都“流⽔账”,如果没有发挥其效⽤。作为管理者,是不可能抓好⽬标的!
管理者⾃⼰应该先明⽩“why”,然后让员⼯明⽩为什么要写tdl。从⽽才能让tdl成为事前管理的最好抓⼿。对待周报、⽉报也是如此,只不过周报、⽉报是事后抓⼿。“⽇报”在管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管理者应该帮助员⼯去写好tdl。
管理者要发挥重复的能⼒,要不断重复⼀个三报理念,从⽽让员⼯真正理解“⽇报”,明⽩⽇报不是写给别⼈的,⽽是扎扎实实的写给⾃⼰的。下图为在实战过程中对团队tdl追过程。
(不合格的tdl)
(辅导完善tdl)
(辅导后的tdl)
四、跟踪要点有几个:
①锁定关键节点,问思路、问路径、问进展、提建议、做辅导;
②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管理者作为跟团队最亲近的人,是最能体察团队中的风吹草动的人,可以根据你观察到的近况、别人主动向你反馈的情况来及时处理,根据不同的人根据你对他的了解去追踪,越容易出问题的越需要细节的检查,同时建立一个反馈的机制(周报,月报,项目周报,月度述职),多走动,多观察,少干预,适时提醒,苛求于过程,但是一定要释怀结果。
五、追过程6大体系
六、好的追过程习惯
1.抓业务流程
2.抓住关键业务指标
明确哪些是业务中最重要的指标,哪些是必须要考核的,哪些是次要的,千万不要眉⽑胡⼦⼀把抓。员⼯不会做你希望的,只会做你考核的,如果考核得杂乱,下⾯的⼈也疲于奔命。
3.抓深抓透
先从业务开始切⼊, 再切到团队当中去, 最后要做的就是剥离到员⼯的价值观。要知道每次检查,背后是为了考察员⼯的价值观。如果不深⼊,不抓透彻,就是隔靴⽌痒,不会有太⼤的作⽤ 。
4.简单的事情重复做
每⼀次要⽐上⼀次精进,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5.今天最好的表现是明天最低的要求
6.良好的工作习惯
7.纪律严明,有奖有罚
如果没有奖优罚劣,就不会有⼈放在⼼上, 也不会认真的去执⾏。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 做好做坏没有什么区别,下⾯的⼈既没有危机感⼜没有动⼒,⾃然敷衍了事。
追过程的能⼒是个管理者和⼀个团队的核⼼竞争⼒ 。好的过程带来好的结果,每次好的结果团队都充分享受到其中的魅⼒ 。每次胜利的后的动⼒就给下⼀次奠定胜利的基调, 追过程和拿结果环环相扣,从而形成正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