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关键词》共读分享

大单元教学

大单元教学的落实要求教师成为明确的拥有大问题,大任务,大观念的组织者,帮助学生建构有组织的学习经验,以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

课程实施提出要“探索大单元教学,积极开展主体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促进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加强知识间的内在关联。促进知识结构化。”大单元教学是一种整合式学习,教师通过课程设计相关主题,实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化,进行任务是研究性学习。大单元教学是综合性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学科实践的重要载体。

大单元教学从何而来?

1,分科教学的思想由来已久,古希腊时期,亚里士多德就曾提出,初等教育分科应有四种:阅读、写作、体育锻炼、音乐和绘画。分科教学,过分注重学科内容自身的逻辑体系,不恰当地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区别,在不同学科之间制造了界限严明的学科壁垒,破坏了知识之间的整体图景。有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就是学生要学习什么是一只狗,学了狗头、狗身、狗尾和狗腿。通过知识的记忆,学习了狗头,然后通过知识的理解学习了狗绳,也在现实生活当中,应用学习了狗尾和狗腿。但是究竟什么是一只完整的狗,还没有概念。

2,单元教学的演变走向知识间的相互联系,单元教学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认为教学应该依据整体化和兴趣中心的原则进行。主张通过单元教学来进行教育和教学。学生的学习不是记忆、背诵零碎的学习材料,而是获得某个方面完整的经验。

将学习内容划分为完整单元再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改变偏重零碎知识和记忆文字符号教学。这样。就弥补了分科教学的不足,强到了知识间的关联性。大单元教学的提出,指向核心素养的目标。

我国近年来新修订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和业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从过去以内容标准为核心转变为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目标一族。及课程学段目标内容、学业要求、学业质量的新要求,明确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核心素养具有整体性、实践性和反思性。教学设计与素养发展发展之间是有联系的,需要考虑知识与素养的关系。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