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己 阅己 悦己 越己——读《新课程关键词》有感

      第七期“教师享读会”约定共读的书是崔允漷教授、王少非,杨澄宇、周文叶和雷洁共同著作的《新课程关键词》一书。领读人邀请了作者崔允漷教授本人,在第一期开场讲座分享会上跟大家作题为《解读关键词 领悟新课程》的讲座。书本封面紫黄构成了一些对比分明的图案,书本洋洋洒洒279页,让我们明白也什么是新课程,新课程里有哪些需要我们明白的关键词。每一个关键词,都以提问的形式去展开论述,就是通常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去解答相应的关键词,思路清晰,架构清楚,解答有条理,令人一目了然。对于读者来说,你可以挑选自己最关心的条目优先去阅读。

      自从去年偶然在某个讲座上知道了中国教育报常生龙老师的读书群,加了刁老师的微信,然后把我拉进了读书群之后,遇到了积极好学的领读人上海教育考试院的常生龙老师,还有刁良彦老师、深圳的潘唯女老师等一群热爱读书的老师,一群乐于分享的老师,一群敢于奉献的老师,我就觉得自己的找到了组织一一读书的家园。

      一、约己:读书犹如约会,开展常态化读书分享。

      在读书群里大家就像约定了一样,大约每两个月读一本书,每天读书和打卡,阅读老师们的优选文档特别有意思,每10天左右一次的腾讯会议阅读分享会,除了约定邀请的几位读书分享老师,常生龙老师必定会出席,给大家结合时事,分析书中的热点、焦点问题,带领大家贯彻好的读书方法,读出书中的概要、精要、重点关注的要点。

      常老师非常忙,哪怕他出差路上,他总是会出席约定的分享会,到目前为止,还没有落掉一期,哪怕常老师在火车上,担心信号不好,他会提前录制好分享的视频,发给我们看。我觉得这一份领读人的责任和兴趣,在常老师的身上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而且每天一天,常老师好像跟我们约定了似的,每天在他的公众“ppL的读与行”发布他深刻的阅读感受,对文本的分析,融入自己的理解,引用名言,引经据典,颇有深意,真是好文。

      读书就是跟书本约会,也是跟共读的伙伴约会,以书为媒,以纸为介。

      读着读着感觉不好理解,读不下去了,再看一看常老师的每日分享,看看其他书友的读书分享,特别是每日优选文档,试着从别人的角度去理解,看看他们的题目有什么新意、内容所阐述的角度、展开的叙述、独到的理解和创新,也就慢慢读懂了书本。

      就像跟一个人约会,慢慢地去读,慢慢地去了解,慢慢地欣赏,慢慢地理解,慢慢地靠近。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令人期待的约会。

二、阅己:读书犹如阅读自己,寻找书中另一个自己。

      作为一线的语文老师,我也是新课程的践行者,如将如何开展新课程的教学?应该注意哪些内容?哪些是重点?哪些是难点?《新课程关键词》里崔教授以及他的团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豪华的全景式解读。

      读书就像是在阅读自己的工作进程,工作流程,工作困惑,工作心得,有助于解决自己工作上遇到的问题,采用何种原理,采用科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新课程关键词》这本书的优点是书中有关22个关键词的分析,相对独立成篇。阅读时,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跳读”,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考,重新对这些关键词的关系加以组织,然后集中阅读。我在通读全书之后,发现这22个关键词可以分为四组,即树立课程意识、强化单元教学、重视学科实践、创新评价方式。

      我们教学其实是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大会小会中,均会提到。什么是核心素养?它是关于学生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目前我们学校的老师开展的一项课课题研究就是关于“学练评一体化”的研究。

      三、悦己:读书仿佛与友人相遇,令人精神愉悦。

      读书世界就在眼前,不读书眼前就是世界,读书之乐,淘淘也。

      每一次忙碌之中翻开书本,朗读一段,写写画画,书写感受,都像是给自己的精神世界打了一针鸡血,激励自己把书从厚读到薄,再从薄读到厚。

      在读书引领中,我特别喜欢海报的设计,不仅是格调高雅,色彩明丽和谐,所引用的书中名言非常经典,哲理意味浓浓的,也是这个专题关键词的神来之笔,充满了教学智慧,读来令人对海报的设计者感到佩服不已,要在厚厚的书中选择一句令自己感受最深,又符合主题,充满哲理的话语,得多努力读书才找得到啊。

      当你选择了这一句重点语句,仿佛就是阅读自己,观照自己的感受和教学过程,又有所启发,有所联想,意味浓浓。这一刻的遇见,就是自己教学生涯的总结,也可能是自己教学的座右铭。

      四、越己:阅读就像跨越一座山,成功超越自己。

      生活就是跨大山,生活就是过大河,而书本是桥,是云梯,是我们渡自己的一种方式。

      读书后的反思,常常令自己会更多想办法设计更多思路,让自己在教学中更接近教学的真善美。

      读书会让自己更加明白,教育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且更加注重采用适当的方式,提高孩子们的学业质量,通过学习任务的完成,体现学用结合知行统一,达到深度学习和素养的目标,在新课程的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上有所变革,使学生形成有组织的学习经验,促进深度学习的发生,通过自上而下、自上而下和横向的组织,达到课程内容的结构化。

      在教学过程中不仅注意本学科的教学,还要注意综合性的学习,以及跨学科的主题学习,进行项目化的学习。在学科实践过程中使学习深度化,学习情境化。作为老师,尤其要注意不能一把钥匙开50把锁,要注意因材施教,既要保持教育公平,也要针对学生个别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提升学习质量。

      目前大单元教学已经全面铺开,这是新教学的重要表征。为帮助学生构建有组织的学习经验,涉及高阶位的素养目标多课时合一,有明确的组织者,对于大单元里面的大问题、大任务和大观念,通过组织教学达到大单元的教学目标。

      作为老师还要致力于教学评的一致性,明确教学评之间应有的关系,这是老师有效教学的核心概念,也是教师教学的关键技术。

      既要看到学生成绩所显现的最终学习成效,同时更要注重过程性的评价,采取多种评价方式,改变过去老师一人定评价的一言堂方式、引入学生自我评价和学生互相评价,家长评价和学校评价,让评价成为指引学生进步有效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进步。以综合性评价代替单一性的评价,聚焦核心素养的整体性,实质性的本质,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跟学生打交道,教育者要多说正面的话。我们要用正面语言引领学生的进步,通过增值性的评价聚焦学生的进步,指向学生的进步,也能有效支撑综合性评价过程,促进评价结果的改进。

    以前我还是比较注重对学生的总体评价,但不够全面,在《新课程关键词》里,我发现了陌生的关键词,叫做“学业述评”,学业述评跟综合性评价有什么不一样吗?通过阅读书中的具体例子,让我顿悟起来,原来我们老师对学生的期末评语要简短,不够全面,不够详细具体,就是说对学生不够具象化评价,而学业评述则弥补了其中的不足。学业评术需要老师更有成果意识,更注重日常收集以及保存学生在学习过程当中所呈现出来的优质特点,获得的荣誉,收获的成果,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为期末进行对学生的具体情况下,也即学业述评打下了基础。关于学业评价,我觉得自己还有很多需要学习和改进的方面。

      这一次同读《新课程关键词》让我觉得对即将到来的新课程改革不再那么惧怕了,我甚至有点小期待它快点到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桂山夜话(2024.3.25) 周末在家阅读《新课程关键词》。为什么要读这一本?从这一本当中读出了什么?对当...
    华琴_5c0e阅读 1,125评论 0 3
  • 周四早上,我把树丽大姐发到英语学习群里崔允漷教授的视频讲座点开。非常感恩大姐分享的学习内容。讲座时间也不长,五十五...
    子敏87阅读 3,134评论 2 6
  • 今天刚从香港出差回来,发现我买的新书《新课程关键词》已经到了,儿子帮我从菜鸟驿站拿回来了,我一回来书本就到了,真是...
    小鱼儿余爱玲阅读 310评论 0 2
  • 今天下午和中学英语老师一起跟着梁树丽老师学习了崔允漷教授的《新课程关键词》。崔允漷教授在这本书中就提出了此书的目的...
    Annie刘阅读 5,028评论 1 4
  • 今天跟着新网师的专家们学习了《新课程关键词》的前言部分,首先分析书名。新课程的新字,新在哪里。新课程之所以“新”,...
    Celia苏阅读 479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