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读也不读地拖了那么长时间,终于读完了叶嘉莹老先生的《小词大雅》,这本仅仅160多页的小书。书小,但是读完的收获不小。
读《小词大雅》,知道了原来我们所说的唐诗宋词的词,以前常被称为“小词”。为什么呢?原因有俩:一是因为词的篇幅小。词最初就是歌伎酒女在筵席上演唱的歌词,被曲调限制了篇幅。二是因为它所写的都是美女和爱情,没有像诗那样有言志、载道的高雅内容。因为这两点,小词一向被文人所鄙视,从宋朝开始很多文人不把小词编到集子里去,一直到明代的时候,很多人还是把小词的地位看得很卑微。
读《小词大雅》,才知道我们现在如此推崇词,是因为在这种写美女跟爱情的、不登大雅之堂的作品里边,表现了那些才智之士、有理想的读书人的修养和境界,外表虽然是爱情,可是里边有了修养和志意。张惠言评论词是“意内而言外谓之词。其缘情造端,兴于微言,以相感动。极命风谣里巷男女哀乐,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张惠言是从词中的“微言”里看到深刻的意思,从“微言”中兴发、感动,引申出很多意思。而王国维评论词是“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词所以独绝者在此。”也就是说王国维说词的好坏,不在于它所写的是美女和爱情,或者不是美女和爱情,而在于词里有没有境界。
读《小词大雅》,我知道了什么是“符码”,明白了王国维所说的古来成就大事业大学问的三种境界的具体含义,知道了王国维看小词里面有言外意思的两种方法——一是从小词本身的格调高低(有的是淫靡的,有的是雅正的),而是用中国旧传统的断章取义法。
读《小词大雅》,进一步了解了“娥眉”等符码的含义,知道了“菡萏香销翠叶残”为什么不写成“荷花凋零荷叶残”……
读《小词大雅》,知道了词到了李后主方有了大的改变。王国维评李后主的词是“词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词。”这是词学发展的一大进步、一大转折。王国维看到了李后主的词在整个词的发展历史中的重要性。
读《小词大雅》,进一步了解了一些词真正的含义和词的好处,如南唐中主李璟的《摊破浣溪沙》、李后主的《相见欢》《虞美人》、冯延巳的《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苏轼的《水龙吟.词韵章质夫杨花词》等,明白了词,更明白了词人。
读《小词大雅》,知道了后人学、品前人作品,从来都不是只从作者的角度推究作者的意思,很多时候是作者写作者的,读者读读者的,你所解释的未必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你只是借他之文释你之意,这是永恒的做法。
在《小词大雅》里,借《相见欢》《虞美人》,我更了解了什么是对举。
不管用哪种方法理解词、品评词,不管是王国维的还是张惠言的,亦或是我们自己的,叶老先生说,好的作品,就在这种微妙的语言的运用之间,表现出来一种“潜能”,给了读者这么多诠释的可能性,给了读者这么丰富的感受和联想。而这种种的解释、种种的联想,都与这个诗人的修养和境界,也都与说诗人、说词人的修养和境界,有着密切的关联。叶老先生也在书末总结说“小词之中的修养和境界,与作者有关系,与作词的人有关系,与说词的人有关系。它为什么有这么多丰富的含义?有种种的原因。有双重性别的原因,有双重语境的原因,在语言上有符示的原因,有象喻的原因。张惠言和王国维的理论,让我们能够从中学习、了解到,小词虽然篇幅短小,虽然被很多人所轻视,说它不是抒情言志的大道理,可是它里边,有非常丰富的内涵。”
而读完这本书后,不管学到了多少,最深的感悟就是,如果对我们自己国家的古诗词读得不够多、积累的量不够大,我们依旧读不出小词里的好。所以,经典古诗词,多读才是硬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