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读#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还是有一些感触的,如果是按照自然的规律去学习,比如不拔苗助长,启蒙的时候就只做启蒙的事,在该学习的时候,要合理安排好时间,按照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成长阶段,安排不同的学习内容,除了了解世界基本规律外,还需要学习生活技能,生存技能,生意技能,健康技能,保护技能,合理安排每天的时间,日复日,年复年,读书不辍!学习不辍!那么我们在烦闷痛苦时,在跌落低谷时,在穷困潦倒时,是否还能在心理点一盏灯,一盏名为希望的灯,让我们不至于为了眼前的汲汲营营而迷茫,我究竟为了什么而活着。
想起来很多古今中外人物,曹雪芹在穷困潦倒时,未曾倒下,而是写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梵高在一无所有时画下著名的向日葵,王明阳一心要格物致知,终其一生成就了《心学》,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思想成为伟大的圣人,而孔夫子也是一生漂泊不定,四处谋官,终其一生,在政治上郁郁不得志,自嘲:惶惶然入丧家之犬,然则依旧在中国历史上留有浓墨重彩的一页。五四运动发起人,为了启民心智,发起来新文化运动,将共产主义的火种传向贫穷积弱的中国,为中华之崛起种下了星星之火。我想他们这样的人,一定都践行了学而时习之的理论。
结合我自己还有小孩,我该如何践行呢?我坚定了自己让孩子学体育活动的想法,以前会犹豫,功课太多了,要不要减体育活动,现在看来体育也是学习的一种,可能比文化学习更加重要,所以,体育活动是必须的。还有劳动技能,美的欣赏,道德的修养,这些都是需要培养的。
而我自己,更加需要读书,按照自己的习惯,节奏读书,记日更,努力将书中的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 想起来,昨天医务科主任说的话,有内容,但是缺乏系统化,我努力的方向应该是将自己的所学和生活的实践通过系统化提炼总结出来,这是我的短板,但我可以学习,也许陪伴孩子学习成长也是一种教育。
每天读一句话,今天很简单: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或以“方来”连读,如言并来,非仅一人来。当从上读。
乐:悦在心,乐则见于外。《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
我理解这一段话讲关系,能与自己志同道合,心意相通的一群朋友,从远处,或远方来,我们一起谈天论地,讲故事,讲八卦,高兴处口沫横飞,手舞足蹈。或者在为了共同目标学习时,互相启发,互相成就,互相帮助,共同成长。现在想来这是多么理想的关系啊!所以,我们除了要关注自己外,也要注重关系的发展,好的关系是我们一生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