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书籍在解释空和性空的时候,喜欢用这样一些词语,转瞬即逝,多而必思,复而难守,高而必跌,时过境迁,物换星移。这并没有完全说错,却是浅解。照佛陀的意思,即便在未逝、未失、未跌、未迁之时,就已经是空了。这就叫性空,本性之空。
佛教对于一位巨富,并不是预告他财产不永,而是启迪他此时此刻也不是实有。同样,佛教也不是告诫一位高官,会空在退休或罢免之后,而是提醒他在未退被罢的今天,权威的本性也是空。
不妨用一个最温和的例子来说明“拥有之空”:
且说一位教师,他对学生的拥有就很不真实。
第一,任何学生一生都重叠着无数社会角色,学生只是他们早年的一个薄薄片段,而且他们总会面对很多学校,很多教师,很多课程。
第二,这个教师教了这门课,但他用的是什么教科书?这教科书是谁编的?内容有多少与编者本人有关?教师和编者又有什么关系?
第三,教的内容,学生接受了多少,丢弃了多少,接受的,后来忘记了没有?没有忘记的,对他的人生是障碍还是助益?
这一连串浅浅的问题,说明教师对学生的拥有在极大程度上是假有。教师的职业在社会依存度和信赖度上都远远高于富人和官员,连这个职业都是如此,更不待说其他了。
一个空字道破一切是不是很悲观呢?不是这样。
空是一种无绳、无索、无栏、无墙、无羁、无绊的自由状态。好像什么都没有了,又好像什么都有了。在空的世界,有和没有是同一件事,只不过以空为识,获得洞见,就不一样了。有和没有也都进入了觉者的境界。
用中国古人的一句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来解释空。你看,既然是四海之内,那就把地域放空了,把邦国放空了,把故乡放空了,把家庭也放空了。这一系列的放空,使胸襟无限扩大,可谓气吞山河。好像是一层又一层的失去,却是一层高一层的俯视。空因撤除界限而通向了伟大。四海之内皆兄弟这话在佛教传入之前就在中国流传了,却附和了佛教精神。
中国还有一句俗话叫“退一步海阔天空”。在各种对斥冲突中,这句话的效果百试不爽,而对人的心理慰藉更是无与伦比。海阔天空中的空虽是文学修辞,却符合佛教本意。试想仅仅退一步就能如此开阔了那么多,退几步又会如何呢?应该明白这里所谓的退并不是消极的退让,而是对事物空性的逼近。原来那种鼻子对鼻子、剑戟对剑戟的狠劲儿其实都是迷雾,在这个意义上,空是一种因放弃、删除、减负而产生的美好境界。
关于这一点,东方诗画中的空境是上上胜镜。空即是色的道理在东方美学中获得过最佳印证,但这不仅仅属于东方,属于中国。英国戏剧家彼得.布鲁克所著《空的空间》正是在呼唤一种新世纪的性空美学,这种美学主张让出无边的空间,创造无边感受。
无边界,无束缚,无限制,流动不定,幻化无穷,此为美学大道,在当代功利世界已经很难见到。
由于空是佛教中的第一概念,这个概念与我们在社会日常生活中建立了一系列习惯思维有根本性的差别,真正要立之于心有很大的难度,但是领会了它也就进入了空门,具备了佛教的关键性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