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婚姻、工作以及公共服务中要学会求同存异。怎么做到呢?我们需要怎样跳出个人感知局限的范围,以便顺利沟通、共同合作、实现共赢?知己解彼就是答案,这也是双赢的第一步。假如(特别是)人们的思路不同,首先要知彼解己。
如何才算是知彼解己呢?真心诚意为对方着想,不存私心,有时不必形诸言语,仅仅一份心意就足以感动对方。真正的理解对方之后,才有可能获得理解。了解别人固然重要,但我们也有义务让自己被人了解,这通常需要相当的勇气。双赢需要熟练地掌握勇气和关心,因此合作地环境下更需要让人了解自己。
古希腊人有一种很经典地哲学观点,即品德第一、感情第二、理性第三。这三个词就足以体现让他人了解自己以及有效表达自己的精髓。首先是你本身的品德,然后是你同他人的关系,最后是你表达自己的能力。但我们通常习惯用左脑逻辑表达自己,意图说服别人。
当你清晰、具体地表达想法,最为重要地是,在理解别人思路和担忧的前提下表达,那么可信度会大大增加。我们所表达的内容十分有把握,把事实和感知都考虑在内,想要双方都获益。
我想我需要的就是学会移情式倾听,先诊断再开方,改变用自传式回应方式,价值判断、追根究底、好为人师和自以为是。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价值判断,不接受与价值不同的声音存在。学会倾听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双赢思维是基础,最终才能实现统合综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