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毛文龙,本来就是崇祯背后指使,周文煌说毛文龙死得冤,崇祯差点处死周文煌。崇祯回旨,咬定袁擅杀毛文龙,但说毛文龙不能牵制后金。
到了清时,毛文龙成了牵制功臣了?
《雪庐焚馀》:逆帅之当斩,与先生之主斩, 上業心许之矣。”
《崇祯长编》:“据崇焕所供斩帅一事则龙锡与王洽频以书问之”。
“崇祯三年十月……原任东江游击周文煌疏请毛文龙恤典帝以文龙厯年糜饷牵制无功文煌岂得借端凟奏本当究处姑念愚弁从宽其文龙骸骨准亲人领埋”。——《崇祯长编·卷三十九》
《崇祯朝野纪》:
“崇焕既诛,有东江旧弁周文煌,具疏为毛文龙诉冤,奉旨云:逆督擅杀岛帅,罪案已定,文龙历年糜饷,牵制无功,岂得乘机借端,希叨忠义。周文煌渎奏不伦,本当重处,念系愚弁,姑饶他。观此旨,始知杀袁为毛报仇,非圣意也。
又有义士许俊上疏为袁讼冤云:某日提兵至京营,于某处发火器矢石斩首若干,又某日于某处斩首若干。若云款云勾,则三日所得首级何来。若云不敢为退衄,则后此能战者何人。疏入,下郡议,谪戍。其人复上疏曰:崇焕若通敌卖国,则臣为贼党,当与袁同诛,若袁非卖国,则臣言无罪,谪戍非律,疏入亦不究。”
“原任东江游击周文煌疏请毛文龙恤典,戊申,吏部奏言:『皇上命汰冗员,臣以为莫先於清廕。两京三品以上及疆埸大吏例廕其子,念其祖父劳勩也;乃父兄罪削,子弟恩廕如故。夫廕以酬劳臣,非恤罪臣也。宜命验封司清核,以杜侥幸』。上是之,夺毛文龙世廕,毛云龙除名。”——《崇祯实录》
“文龙力足牵制”
“大清恶文龙蹑后”
“岛弁失主帅,心渐携,益不可用,其后致有叛去者。”
“文龙既死,甫逾三月,我大清兵数十万分道入龙井关、大安口。”
———《明史》卷259,
使后金无后顾之忧的说法,是你们大清,说袁崇焕杀毛文龙,是明亡之论,也是你们满人说的,以此抹黑崇祯与袁崇焕,说这对昏君庸臣,毁了明朝,以此抹黑明朝,吹捧毛文龙是民族英雄,打断汉人脊梁,让汉人以汉奸毛文龙,为民族英雄,搞乱中国人血性,满清这样,就更能够好好的统治中国人了。
你满清《啸亭杂录》 :
“袁崇焕之杀毛文龙,其事甚冤。世儒以崇 焕后死可悯,故尔掩饰其过,至谓毛文龙果有谋 叛诸状,非深知当日之事者也。文龙守皮岛多 年,虽有冒饷、抗据诸状,然其兵马强盛,将士多 出其门,本朝佟、张二将尽为彼害,使留之以拒 大兵,不无少补。崇焕乃不计其大事,冒昧诛 之,自失其助。遂使孔定南诸将阴怀二心,反为 本朝所用,此明代亡国之大机。岂可因其后日 之死,乃遂掩其过也。 ”
金庸《碧血剑》小说,写毛文龙不是汉奸罪臣,是抗清将领,是牵制后金功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