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一章中提出了一个词“精神熵”,书中原文是这样说的“当资讯对意识的目标构成威胁,就会发生内在失序的现象,称之为“精神熵”。对于这个词,我还是有点困惑,后来查看了序言部分,找到了眉目,“熵”是一个物理名词,它是指能量转换时,无序的量度。也是指一个系统混乱的程度,越混乱,熵值越高。这样再理解“精神熵”会更容易。所谓精神熵就是大脑的中念头万马奔腾,各种念头之间相互冲突,争夺注意力,在抢夺大脑的控制权,让你内心一片混乱,完全处于失序状态,此时熵值就非常高。
可能有人会很奇怪,这精神熵和心流有什么关系,内在注意力越集中,说明熵值越低低,当你完全投入到某件事情中就是心流的感觉。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我这两天学习“读书千遍”的事情,老师带着孩子们只做一件事:一篇文章,一天8小时,什么都不做,只读这篇文章,这8小时中,上下午各5分钟时间让学生上厕所喝水,其余时间都是在诵读这篇文章。而且诵读时要求全程,左手拿书,与眼睛齐平,眼离书本一尺远,右手一个字一个字进行指读,一共诵读了20天,后来老师让班内最顽皮的学生一起分享,这20天诵读下来的感受,印象特别深的是,孩子说“一开始的一两天,手拿着书都在发抖,内心特被崩溃,只想找各种理由到外边,但当诵读到第四天的时候,自己突然觉得完全沉浸在书中,根本没有任何不悦,读书让他心生欢喜”。
我想这个孩子就是“心流”的体验吧!让内在更有秩序,专注于一件事情,全身心投入进去,“知止而后定,定而后安,安而后虑,虑而后得”,我们一直向外寻找幸福,但真正的幸福正安住于自己的内心。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