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案例123阅读记录
这种思路的推理是:学习不起劲,是因为没有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
一旦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就会努力学习,而且能学好。
这个推理经不起推敲。
实际上学生都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不但口头上知道,而且心里也很明白。家长和老师天天挂在嘴边的观点,他们怎么能不知道?再说,我们社会的整体风气分明对高学历者有利。学校里,成绩好者出尽风头,成绩差者灰头土脸;社会上,高学历者名利双收,低学历者就业困难。学生再傻,也能看清这种现实。
明明知道学习重要,为什么还提不起劲呢?
所以,面对一个学习障碍生,教师千万不要再说教。那些话,学生都背下来了,甚至比老师还会说呢!教师的最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深入具体地分析,他的心理问题是什么,他的智力类型是什么,他的思维方式是什么,他的困难到底在什么地方,从何处突破可以见到成绩、可以建立信心。
有些老师遇到这种情况,往往采用“爱心治疗法”。先和学生搞好关系,misspuck老师就是这样做的,也有效果。这比那种“横眉冷对法”当然要好得多。但是教师一定要明白,这种方法只能给学生努力学习提供一个较为良好的心态基础,而并不能解决具体的学习问题。
一个人的个性,他的心理特点,他的本性,都不是“爱”出来的,而是研究出来的。
爱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正像科学能解决很多问题不能解决一切问题一样。
其实这个孩子“捣乱”的本质是管老师在偶然中发现的,是撞上的,不是研究出来的。
很多老师都领教过这个孩子,但是好像没有人研究过他,甚至没有人提出一个最普通而又最重要的问题:他为什么会这样?他心里在想什么?”
批评最多是一种带情绪的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