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队伍钻进了高粱地。我父亲本能地感觉到队伍是向着东南方向开进的。适才走过的这段土路是由村庄直接通向墨水河边的唯一的道路。这条狭窄的土路在白天颜色青白,路原是由乌油油的黑土筑成,但久经践踏,黑色都沉淀到底层,路上叠印过多少牛羊的花瓣蹄印和骡马毛驴的半圆蹄印,马骡驴粪像干萎的苹果,牛粪像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像震落的黑豆。父亲常走这条路,后来他在日本炭窑中苦熬岁月时,眼前常常闪过这条路。父亲不知道我的奶奶在这条土路上主演过多少风流悲喜剧,我知道。父亲也不知道在高粱阴影遮掩着的黑土上,曾经躺过奶奶洁白如玉的光滑肉体,我也知道。
节选理由
其中对土路的描述,尤其是比喻的运用很是有趣。
另外文中既有“我”的视角,又有“父亲”的视角的描述。比如“父亲本能的感觉是东南方向”,比如,“父亲”不知道“奶奶”的事,“我”知道。这是以“我”的视角叙述。
文本分析
由于并未阅读原文,只是大概知道是抗战时期。
马骡驴粪像干萎的苹果,牛粪像虫蛀过的薄饼,羊粪稀拉拉像震落的黑豆
这个比喻很有趣,但为什么要用食物来做比喻,是因为饿吗?还是食物牛羊,象征这里的富足或是生活的美好?
由这条路承载的回忆,转而寄托情思。
关键词
钻,本能感觉到,由…直接通向…
原是由……但…… (然后)
文本模仿
很快,我们便钻入车里。周围熟悉的街道与建筑一排排的向我们挥手告别。我知道,同样向我们道别的,还有那藏在万千街道后的一汪湖水,那似由眼泪堆砌而成的西湖。西湖很大,以湖西北方的苏堤,白堤最为出名,但游玩久的,多去西面的茅家埠或西南的御湖湾。少确了苏堤的驾肩接迹,这里倒好似一处静谧的世外桃源,鸟儿的歌唱,鱼儿的舞蹈,树儿也时而抽动枝条,发出鼓掌般的沙沙声。我们时常去西湖漫步,这倒使后来我们在新加坡的蜗居生活中,常常浮现起国内的好来。
模仿特点
文章借由承载了记忆的土路,诉说着感情
我借由承载着记忆的西湖,也诉说着思乡情
行文也大小模仿了作者的写作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