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期末复习阶段,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一种感受,让孩子坐下来复习并做做练习题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要么很磨蹭,要么会谈各种条件,家长变成了被要挟的被动的一方。这可能也与双减以后,没有书面回家作业有关系。
麦子也不例外。
但是读了一些育儿书以后,结合书里的经验和孩子自身的特点,我慢慢地有了一些心得。
首先在写作业方面,我会至少提前半天跟他沟通,沟通的环境通常是我们在玩耍结束后回家的路上,这个时候孩子的心情最好,情绪最稳定。
我会告诉他接下来半天的计划,比如:吃过饭以后,先去打会球,或者去公园找小朋友玩一会儿,时长大约一个小时,然后做两套练习题,时长也大约一个小时,做完作业以后如果时间充足,我会陪他进行另外一项运动。
是先去玩还是先做练习题,由孩子自己来决定先后顺序,他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见加入其它的事情,但写作业必须列在其中。
孩子有时候会选择先去玩再做作业,有时候会选择先做作业再去玩。
不管他选择以哪种顺序来安排自己的时间,我都会马上给予他支持和肯定。
到了时间点我会准时提醒他。因为孩子参与了计划的制定,所以执行起来并不费力,而且也不会磨磨蹭蹭,效率很高。
平时的生活细节里,我自己承诺孩子的会说到做到,不会出尔反尔,因此孩子也会信守承诺说到做到。
写完作业,我会提醒他再用5分钟时间检查一遍。
做完检查这个习惯,也许跟男孩子大大咧咧的性格有关,是真的需要花很长时间帮助他养成。
男孩子本身就比较马虎,做完直接交作业,总会出现一些低级错误,甚至漏题。
在我的提醒下,他自己检查完,我再帮他订正。
发现有错题,我在心里默默记下,并不在作业上直接标明,作业全部看完以后,我会告诉他在某某区间内有一道错题,让他自己再去探寻。
一般他都会自己找出来,如果最后实在找不出来,我再帮他指出来。
如此一番下来,对于做错的题,孩子的印象会比较深刻。
作者在《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中分享到一个方法,建立错题本,即让孩子把写作业或考试时出错的题目随时整理在一个错题本上,包括错过的原题、答案以及解题思路等,每次考试前,他都会重点翻看自己的错题本。
因为那些错过的题目都是自己平时学习中的薄弱环节,错题本对学习成绩的提高很有帮助,并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这个方法,我还没有在孩子身上用起来,但是我觉得是时候用起来了,尽管孩子还是小学一年级,但有些习惯从现在开始养成,到三年级以后就是初见成效的时候。
育儿路上,一路跌跌撞撞,愿一边摸索一边实践,争取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