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六下午,我们一起听了“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讲座,内容丰富,也很宏观,几位校长谈了自己所在区域的一些教学改革及取得的成就,接着李铁安所长对这些教学改革及成就进行了回应,最后,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刘月霞就课程改革(教学改革 区域如何推进的策略)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历时几个小时的讲座规格很高,干货满满,容量很大,我用心聆听,对几个词印象深刻,也进行了粗浅的思考。
一、 评价体系
李铁安所长肯定了一所学校的学区研修、校本研修的评价体系,这个点与我最近思考的一个问题相契合,我们一直觉得学校的校本教研实效度不是很高,为什么不高? 有些学校对校本教研的时间、地点、方式、内容都有比较明晰的规定,但为何还是实效度不高,我觉得最关键的还是老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没有充分的发挥。一个老师可以按照学校的时间、地点、方式来参与教研活动,但她的分享内容可能是很浅表层面的,是“广而告之”的,那就只是分享,并没有研讨的价值了,如何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呢?从学校层面上来说,就是制定完善对老师的评价体系,而且这个评价体系绝对不能只是:按时参加,不能早退,还应该有更细化的标准,如分享的话题是否有价值、有深度,但这个又不太好考量,我思考了一下,暂时没有好的主意,但是我坚信,慢慢探索,一点点地向前推进,肯定是会有改进的。
二、“以学定教”
我觉得这个词大家都很熟悉了,以学定教,强调依据学情确定教学的起点、方法和策略,那用在区域教研上,可以换个词:“以调定研” ,根据自己的调研发现的问题,确定教研的内容;根据自己调研了解老师的需求,确定教研的内容,这样我们的区域教研才是想“老师”所想,急老师所急,解“老师”所“忧”,这样针对性强的教研才可能真正走入老师的心中,受到老师的支持和欢迎。
三、学习负担也是一种心理体验。
刘月霞所长就“学习负担”这个词提出来一种新的理解,学习负担不仅仅是学的多的问题,是量的问题,也包括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太弱--没兴趣、不想学;也包括学习中的困难:不理解、记不住,记住了,不会用;会解题,难迁移。为何学生内部学习动机这么弱,当然这个原因太复杂,涉及到方方面面,我们暂且不谈,但针对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我们老师能做些什么?我们是要思考的,比如文科类背诵的东西比较多,学生背不会,有老师会给一些记忆方法的指导,包括思维导图、联想记忆啊,但有些老师可能只是说“笨”“懒”。我们老师对于一些记忆规律和方法其实知道的也不多,所以,我们老师们是急需扩充知识的,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还有,学生记住了,不会用,老师要想,怎么让他会用?是特别需要老师对学生解题思路、审题方法手把手的教授的,是要把你自己的做题思路呈现给学生,学生先感受,后模仿,再熟练,对于基础不好的孩子尤其要这样子。但调研时,有些老师讲题就比较粗糙,直接把答案塞给学生了,学生不知道这个答案怎么推导出来的,他当然不会用了。所以,如何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是老师要下功夫做得。
四、科学和辩证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
武向平(中国科学院院士)在《科学教育:从理念到行动》的报告中提到:科学和辩证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举例说明,中医是传统文化,我们九年级学习这个点,老师会直接告知学生,中医是传统文化,但学生可能有疑问,网上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中医是伪科学。我们的老师很可能就不会给学生表达质疑的机会,这对学生思辨精神、质疑精神的培养是不利的。所以,我有一个想法,确定一期教研主题:“设思辨性议题,上好思政课”,鼓励老师设置思辨性议题,比如:关爱他人反遭误解,得不到回报,关爱还要意义吗?研究生送外卖,学习有啥意义?只有直面生活中看似与教科书理论相矛盾的事件,把道理讲清楚、说明白,这个道理才能讲得入脑又入心,否则学生可能是不信的,他不相信,是不可能内化到他的认知范围和价值体系中的。
这次的讲座高屋建瓴,勾画中国教育课程改革发展的前景,作为一名普通的老师,对于很宏大的课题,感觉也无从做起,因此从各位专家的分享中捕捉一两点,用心揣摩,大胆尝试,期待能为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才智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