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件:其实是一场持续了挺久的争论,父母该不该事无巨细的管孩子的事情,女孩子是不是必须要下得厨房。
脑: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和父母那辈还是有差异的,在凡事追求效率的时候,忍受不了把大把时间花在厨房去研究美食,做一日三餐。然而在家休养这段时间还是亲妈把自己逼成了厨娘。结婚的时候老妈跟婆婆说,“我们家女儿什么都好,就是不会做饭,从小到大都有人照顾,没让自己动过手。”现在忽然要面临照顾小的了,才后悔没有早点学会照顾好自己的健康饮食生活。有一种父母就是对孩子照顾的太周到了(包括我母亲大人,即使现在早上也是早餐早早准备好,醒了就可以吃,打个豆浆热个牛奶都担心我自己热不好,真的很无语),以至于把孩子照顾到“残废”。
心:心里虽然很抗拒天天围着厨房转,但也知道是为了我们好。从高度依赖餐厅和外卖的生活回到了居家过日子。老妈为了鼓励我自己做菜炖汤,总是把所有食材调料全部备好切好,就等着我去下锅。其实麻烦的都在准备部分吧。我就暗下决心,以后自己的娃,哪怕是男孩子也得从小培养自己动手的能力,可以不经常做饭做家务但必须得会,知道帮父母分担。没有人能保证他一辈子大富大贵衣食无忧,什么事情都有人照料。
腹:从抗拒到接受,大部分时候做饭的过程身心还是很放松享受的,按照孕期食谱和营养师的指导,也知道吃什么对自己好。
感想:成年的“巨婴”到处都有,有时候觉得自己也是,从思想人格精神的独立,到经济生活处事的独立,今天回想起自己30年来的成长,觉得孩子还是独立的越早越好。中国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也造就了很多啃老族,真的是为孩子们操碎了心,恨不得养老钱全用在孩子身上…所以一个家族家庭能传承的究竟是什么?大抵也不是物质财富,还是培养能安身立命的能力和独立自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