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阅读李老师镇西茶馆发布2月2日公号文章《学生辱骂我怎么办?》
提到的是和学生的相处遇到的困难,具体的情境不理解所以李老师不直接给建议,特别理解。毕竟教师作为成年人面对自己的课题需要自己去解决。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然后寻找情况出现的原因,探寻合适的办法。
当然李老师分析的情况似乎能得到启发,如果是我,也需要从源头处去理解。
因为接触的学生情况不同,所以都会有自己面临的课题,也是需要研究的问题,自己认为他们内心里是向往学习的,若以容易相处,而且我会替他们考虑。
昨天上午一个学生佳要请假,是班主任给我打电话,说家长提起来要带孩子去看病。我是最后一节课,上一节是体育课,我到教室的时候问她时候,她一脸不知道家长沟通过,说自己前两天有过不舒服,那么回电话给家长联系,然后批假。她打完电话回来告诉我说是中午下课之后再走的,我说可以先把请假的程先做好之后,放学就可以直接走了,放学时候综合办的门还不确定是否能及时办理,现在去的话放学之后就能直接去了,节约时间。
我最近也有一个问题,是关于课堂效果的,我自己想到了是自己一定要面对的问题,可是还没有到在教室里表达态度的时候,就是又遇到了说课堂效率不够高的情况。
也可能是我的问题本身有问题,只能说“你听懂了吗?”
效果上的学会了吗?还有一段距离要走。
我遇到的情况就是自己总认为是写作不够有条理,没有重点,所以想要通过去听课,去报班学习,那么从来不是说就是听完之后就有醍醐灌顶的那一刻就上升到自己能力即刻提升的效果。
我倒是发现了自己讲完之后是需要让学生自己体验做会了,才会有一个自我评价的过程。这两天我没有注意节奏,也是需要提醒注意衔接和间歇的过程。
学生的获得感来自切身体验,所以需要有时间去体验。
下午的这节课补充了浙江22年高考题模式,分析的时候发现学生还是理解跟不上,最主要的是没有提前预习和准备的行为,我是不是需要从调动积极性方面着手准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