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治通鉴》|仁义

公元207年,曹操统一北方开始南下,刘琮率荆州投降。刘备携十几万百姓南逃,日行十几里,有人劝刘备,

 “应当丢下百姓,急速行军。”

刘备回道,“济大事者,必以人为本,如今大家跟着我,我怎么能抛弃他们自己走?”

曹操闻讯,率精骑五千急追,一天一夜行军三百多里,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

于是,刘备抛妻弃子,与张飞、赵云等数十骑逃走。

刘备带百姓慢走,肯定会被曹操追上,他内心肯定明白,但是为了爱民的名声,刘备还是这么做了。

《孙子兵法》说,“爱民,可烦也”。这是兵家大忌,刘备并非不懂得这个道理,他要这样做,也必须这样做。

此举是为了政治考虑,不是军事考虑。

刘备现在一穷二白,要什么没什么,所以只能靠仁义立于世,靠爱民来东山再起。

曹操占据天时,孙权占据地利,刘备以仁义行天下。所以他才能在一无所有的情况下,再度崛起,并为三雄之一。

刘备虽然在颠沛流离中饱受苦难,但是他危难时不忘记道德,对世人保持仁义。最终成就大业,难道不应该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