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思 之二:成功的孩子总是走在前面
今日阅读收获:
✅孩子的各种能力,都是通过游戏和玩耍中得到锻炼和提高的,可父母把孩子的童年简化成了一场力争上游的疯狂竞赛。
我们的养育不在关注孩子的当下,而是关注孩子将来会成为什么样的人,父母幻想出来的孩子,我们想培养出一个神童,于是就产生了父母的各种控制、管教,好像孩子不拔尖,都是做父母的失败,父母就会有负罪感,这样的教养模式离孩子的本性越来越远。
✅催孩子尽早取得成功,都是被家长的“自我”所驱使,这种“自我”只与孩子如何被他人看待有关,而与孩子的本真个性完全没有关系。这都源于父母对未来的恐惧。
我们没有看到孩子现在展现出来的美德和品质,看到的都是孩子需要改进和成长的地方,甚至很多孩子已经非常优秀了,依然达不到父母的满意,父母的焦点放在了未来的虚空中,幻想中。这给孩子造成了很大的压力。你正在把孩子与他们未来的赚钱机会画等号。父母认为好成绩等于好人生,好大学等于孩子的幸福。可真的是这样吗?
❤️书中的一个真实案例很是扎心,孩子得98分,认为自己是失败者,看到卷子上的100分,不是喜悦,是恨,因为这满分给了他下次考试的压力。孩子的价值建立在好成绩上,家长的评价上,当家长永远不满足时,孩子觉得自己是无能的,因为孩子利用外界评价和自我认知定义自己,却不知道他们原本已经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价值。
✅当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强加给孩子时,孩子就无法好好的做自己,他们要被迫成为与他们本性相违的“别人”。
❤️我们希望孩子成为人上人,为自己争光,成为自己的骄傲,这是家长自身的匮乏感,需要孩子的优秀来满足,是你的“自我”需要,他们其实不需要,他们只希望做真实的自己。真正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书中引喻:用5根手指来思考教养顺序,每根手指代表孩子成长的重要方面。所有的外在成绩是小拇指,其他4根手指分别代表不同的关系——首先是与自己的关系,然后是与家人的关系,再是与社区的关系,最后才是与各自目标的关系。可惜的是我们在小拇指上花了太多时间,以为它代表了孩子整个人生,却忽略了其他手指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段话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们只关注了外在的成绩,以为好成绩等于好人生,却忽略了孩子的关系,他与自我的关系,与家人的关系,与社会的关系。这段话也揭示了关系对于人生幸福的重要性。
✅请家长放下自我,抛弃我们设想的孩子形象,让孩子探索真正的自我,让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来思考,思考过怎样的人生,真正做自己人生的主人,而不是被我们强迫服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