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
自由就是不再寻求认可。我们其实却挣扎般地活在各种各样的“羁绊”之中——不得不和讨厌的人交往,不得不忍受的上司的嘴脸等。请想像一下,如果能够从烦琐的人际关系中解放出来的话,那会有么轻松啊!
但是,这种事情任何人都做不到……这的确很重要,请你再深人考虑一下,到底是人际关系中的什么剥夺了我们的自由呢!
如果能够把别人看成“伙伴”,那么对世界的看法也会随之改变,这种说法大家完全可以接受。
无论怎么想“父母”都不是“敌人”,特别是在孩童时代,他们作为最大的庇护者,养育和守护了我,关于这一点:我真心实意地满怀感激。
那么父母就算对我们生活有所干涉也是为我们好。所以,我们所做的事情也希望得到他们的认可。
如果対方不是自己的父母而是“敌人”一样的存在,那我就根本不会苦恼吧。无论对方怎么干涉,只要无视就可以了。
但对我来说父母不是“敌人”,是不是伙伴暂且不论,但至少不是应该称为“敌人”的存在,因为关系实在是太亲近了,所以根本不能无视其意愿。
关于可现在这个话题,在阿德勒心理学叫否定寻求他人的认可。所以根本没必要被别人认可,也不去寻求认可。这一点必须事先强调一下。
那么要不要活在别人的期待中?
得到别人的认可的确很让人高兴,但是,要说是否真的需要被认可,那绝对不是,人原本为什么要寻求认可呢?涚的再直接一些,人为什么想要得到别人的表扬呢?
无非为了消除自卑感,增加自信心,这就是“价值”的问题,正是因为得不到父母的认可,所以才一直活在自卑之中。
如果得不到赞美,就不会再努力的继续去做了吧,认可欲求的危险就在这里,人究竟为什么要寻求别人的认可呢?其实很多情况下,都是因为受赏罚教育的影响。
所以,我们犯了一个大大的错误,其实,我们“并不是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
在犹太人教义中有这么一句话:“倘若自己都不为自己活出自己的人生,那还有谁会为自己而活呢?”
这并非虚无主义,一味寻求别人的认可,在意别人的评价,那最后就会活在别人的人生中。
他人也“不是为了满足你的期待而活”。当别人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想法的时候也不可以发怒,这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如果得不到别人和父母的认可就会没有自信,那么,这样的人生能称得上健全吗?
把自己和别人的“人生课题”分开来。学习是孩子的课题,与此相对,父母命令孩学习就是对别人课题妄加干涉。如果这样的话,那肯定就会避免不了冲突。
因此,我们必须从“这是谁的课题”这一观点出发,把自己的课题与别人的课题分离开来。那这么解释,家长管孩子不就成了干涉吗?就等于放任不管吗?
辩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非常简单,只需要考虑一下,“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由谁来承担?”
如果孩子选择“不学习”这个选项,那么由这种决断带来后果——例如成绩不好,无法上好学校等——最终的承担者不是父母,而是孩子,也就是说学习是孩子的课题。
“学习”或许是孩子的课题,但“让孩子学习”却是父母的课题。
的确,世上的父母总是说“为你着想”之类的话。但是,父母们的行为有时候很明显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目的——面子和虚荣又或者是支配欲。也就是说不是“为了你”而是“为了我”正因为察觉到了这种欺骗行为,孩子才会反抗。
学习是孩子的课题,并不是推崇放任主义,放任是一种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孩子在做什么的态度。
而阿德勒心理学的主张。不是如此而是在了解孩子干什么的基础上,对其加以守护,如果就学习而言,告诉孩子这是他自己的课题。
父母要随时准备给予帮助!但绝不对孩子的课题加以干涉。在孩子没有向你求助的时候,不可以指手画脚。父母是辅导顾问。但不可妄加干涉。
有这么一句谚语:可以把马带到水边,但不能强迫其喝水。能够改变的自己的只有自己。
即使父母也得放下孩子的课题,信任这一行为也需要进行课题分离。信任别人这是你的课题。但是,如何对待你的信任,那就是对方的课题了。
放下别人的课题,烦恼轻轻飞走。
如果能够理解并实践课题分离原则的话,人际关系会一下子变得自甶。课题分离并不是人际关系的最终目标而是入口。
例如读书的时候如果离得太近,就会什么都看不见。同样,要想构筑良好的人际关系也需要保持一定的距离。
如果距离太近,贴在一起,那就无法与对方正面对话。虽说如此,但距离也不可以太远。父母如果一味训斥孩子,心就会疏远,如果这样的话,孩子甚至都不愿与父母商量,父母也不能提供适当的援助。
伸伸手即可触及,但又不踏入对方领域,保持这种适度距离非常重要,亲子关系也需要保持距离。
如果人际关系中有“回报思想”存在,那就会产生“因为我为你做了这些,所以你就应该给予相应回报”这样的想法。我们既不可以寻求回报,也不可以受其束缚。
比如:孩子系鞋带,对繁忙的母亲而言,直接帮孩子系上,要比等着孩子自己系上更快,但是这种行为是一种干涉,是在剥夺孩子的课题,而且,反复干涉的结果会是孩子什么也学不到。最终还会失去面对人生课题的勇气……
阿德勒说:“没有学会直面困难的孩子最终会想要逃避一切困难。”阿德勒心理学中有反常识方面:否定原因论,否定精神创伤,采取目的论:认为人的烦恼全都是关于人际关系的烦恼:此外,不寻求认可或者课题分离也全都是反常识的理论。
对认可的追求,扼杀了自甶。
按照别人的期待生活会比较轻松,因为那是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了别人。比如走在父母辅好的轨道上,尽管这里也会有各种不满。但是要还在轨道上走着就不会迷路。
但是,如果要自己决定自己的道路,也有可能会迷路,甚至会面临着“该如何生存”这样的难题。
是选择别的认可,还是选择得不到认可的自由之路,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咱们一起来思考一下,在意别人的视线,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而活着,这或许的确能够成为一种人生路标,但这却是极其不自由的生活方式。
那么,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不自由的生活方式呢?你用了“认可欲求”这个词,总而言之就是不想被任何人讨厌。
哪里有想故意惹人厌的人呢?是的,的确没有希望惹人厌烦的人。但是,请你这样想:为了不被任何人厌恶需要怎么做呢?答案只有一个。
那就是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也并非自我为中心任性的活着。
选择了不自由的生活方式的大人看着自由活在当下的年轻人就会批判其“享乐主义”。当然,这其实是为了让自己接受不自由生活,而捏造出的一种人生谎言。
选择了真正甶的大人不会说这样的话,相反还会鼓励年轻人要勇于争取自由。
“不想被任何人讨厌”,并且说“想要故意招人讨厌的人根本没有。”这就是普遍欲求!
近代哲学家巨人康德把这种欲望称作“倾向性”。也就是本能性的欲望,冲动性欲望。可以比喻为自斜坡上滚下来的石头一样生活。这是不是“自由”呢!绝对不是!
这种生活方式只是欲望和冲动的奴隶,真正的自由是一种把滚落下来的自己从下面向上推的态度。
我们并不是石块,是能够抵抗倾向性的存在,可以让滚落的自己停下来并重新爬上斜坡。既不是自以为是,也不是将错就错,即使有人喜欢你,那也并不是你的课题。并且,“应该喜欢我”或者“我己经这么努力了还不喜欢我也太奇怪了”之类的想法,也是一种干涉対方课题的回报式的思维。
不畏惧被人讨厌而是勇往直前,不随波逐流而是激流勇进,这才是对人而言的自由。
很多人认为人际关系之卡由他人掌握着。正因为如此,才非常在意。“那个人怎么看我”,选择满足他人希望的生活方式。但是,如果能够理解课题分离就会发现,其实一切的卡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这会是全新的发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