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成年人,而且是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老师,再也不能指望他人手把手教怎么当老师了,要想成长必须不断学习。
罗树庚老师告诉我们,教师成长的途径方式有很多:
1.博览群书,阅读是一条路径。
2.吃一堑,长一智,是一条路径。
3.善于教育观察,在观察中体悟更是一条不可或缺的路径。
本节就重点讲了教育观察。
听课需要观察,要提前熟悉观课的教材内容,。想一想,如果这个教材自己来教,会怎么教?提前要了解执教者的特点,想一想此次去听课,主要想学他的什么?这也就是听课前的“备课”让自己带着问题去听观摩课。
比如可以听别人是怎么处理教材的;看看别人是怎么起承转合设计环节的;看看别人是怎么水乳交融和学生互动的;看看别人是怎么顺学而导,产生精彩课堂生成的。看看别人是怎么突破重难点的。要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教学现象背后隐性的东西,知其然,然后知其所以然。
我们不仅要会观课,还要善于观己。在自己的课上也要做一个善于观察者。要善于一边体察自己的感受、一边观察学生的感受,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善于观察的老师能在善于上完课后把自己的所思、所得、所悟记录下来。
善于教育观察的老师,学生的细微动态、心思都逃不过他的火眼金睛,久而久之,它会成为敏感的、细腻的、温润的好老师。
教育观察不仅局限在课内,学校无小事,处处是教育,教育观察,还发生在课堂之外。我们老师要多学会去看看,观察别的班,观察别的老师。看看他们是怎么组织学生活动的,看看他们是如何处理学生矛盾的。善于观察,无声的学习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才能快速成长。
学会并善于教育观察是老师需要关注并不断提升的一项本领。不仅老师自己要学会观察,也要教会学生学会观察,这就能让我们的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