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易经》中讲,任何事物都是持续动态发展的,阴阳交替,由盛转衰,由衰转兴,亲密关系也是如此,它有发展的六个阶段,想要保持永久良好的亲密关系,一定要了解六个阶段的所有表现以及自己与伴侣相处中所处的阶段,这样可以减少许多不必要的误解。
第一阶段,合二为一期,指关系发展的前十八个月,这一阶段伴侣双方不计较或忽视彼此间所有的差异。这一阶段的两人通常如胶似漆,有见面一个眼神就怦然心动的感觉,身体也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爱的激素”。这一阶段的两人甚至不能好好工作,满脑子都想着对方,希望二十四小时都能在一起。在这一阶段尽管双方会产生矛盾,争执,但很快就能妥协,和好如初。这一阶段的男生女生们通常是典型的“恋爱脑”,愿意为了对方付出一切,这是恋爱中最甜蜜美好的时期。
第二阶段,共筑爱巢期。指关系发展的第二年或第三年,双方头脑逐渐清醒,会因为彼此间的差异而逐渐发生矛盾。这一阶段的两人会发生激烈的争吵,随着彼此差异性暴露出来的矛盾越来越多,会产生“不爱了”的感觉。会因为一点小问题而扩大争吵范围,一些无意义的争吵根本解决不了问题本身,反而会使两个人的感情越走越远。如果熬过去,能顺利进入下一阶段。
第三阶段,自我肯定期,第三年或第四年。熬过第二阶段的双方在这一阶段会重新找回“自我”,重视自我的习惯和特质。这一阶段的两人像是一起“搭伙过日子”的好朋友,彼此之间有着深厚的感情,却又不会被“浓烈的荷尔蒙”冲昏了头脑。这阶段的双方可以很好的专注自己的个性,工作,双方在一起,却又彼此独立。
第四阶段,合作期——大约第五年至第十四年。双方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而互相支持。这一阶段的伴侣通常已经步入婚姻,达成盟友,为了车子,房子,孩子共同努力,共同奋斗,两个人一起众志成城把家庭建设的更好。但这也是最可怕的阶段,随着双方发展成长速度的不同,“跑得快”的一方通常会甩开另一方很大一截,有些个别活动可以丰富两人的关系,有些则导致双方渐行渐远。随着家庭新成员的出现,势必有一个人要放弃一部分事业的精力用在孩子的养育上,如果这时另一方表现的很忙碌,不体贴,抱怨甚至是嫌弃,另一方再表现出喋喋不休的控诉,两人的爱情储蓄很快用光走向灭亡。
第五阶段,适应期——第十五年至第二十五年。这一阶段处于人生的“人到中年不得已”。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人生处境许多人都“输不起”。夫妻关系模式已经固定,夫妻将对方的奉献和牺牲视为理所当然,越来越少表达,也越来越不想显露情感。外在的压力大于内在的情感需求,要是生活中出现一些“事故”,比如一方失业、破产、父母的死亡或重病,反而会增进对另一方情感的依赖,展现出情感回春的一面。
第六阶段:重燃爱恋期——第二十五年至生命结束。这一阶段的两人像刚恋爱时的情侣一样,双方因共同的过往经历而变得更亲密。我们经常看见老爷爷老奶奶一起牵手散步的场景,在病房里悉心照顾对方的场景。因为有着彼此多年的陪伴与照顾,他们成为了对方最信赖最依赖的人,这样的感情经历过岁月的洗礼,沉淀,是非常难得的感情。
以上就是不同时期不同情感状态。它可能会两个、三个阶段同时出现,我们做到了解该如何破解呢?
一、良好的沟通。沟通,永远是情感表达的第一步,明明心里是好意,话到嘴边却截然相反。争吵可以,但我们得学会有意义的争吵。有以下几个步骤可供参考。
争吵前可以思考一下,吵架目的是什么?我有哪些需求希望得到满足?通过什么方法能达到共赢的局面?
第一步,就事实展开描述,千万不要旧事重提。人与人之间最怕的就是总谈过去,如果吵架的一方不跳出这个误区,那么争吵永远是无用功,只会使两个人的感情越来越糟糕,最终分手。可以用,“我看见......,我听见......”这样的开头就事实展开描述。
第二步,说出你的感受,用正确的词语表达出你的感受,千万不要说反话。我们中国人常常是“死鸭子嘴硬”喜欢说反话,明明心里很关心对方,嘴上却说“你怎么不去死!”这样伤人的话。这是一次严肃且重要的争吵,千万要不能说反话。说出内心真实的感受不代表服软、认输,反而是你们关系和好的重要一步。可以用“我感觉很受伤,很难过,很生气,很愤怒~”这样的句式来表达。
第三步,说出你的原因,为什么?这种原因是真实的,它可能来自于你小时候受过的某次伤害,引起你强烈的反应,但是你的另一半不会知道,他可能还会觉得你在莫名奇妙的发火,至于吗?记住,没有一模一样的两片树叶,也没有一模一样的两个人。不要让对方去猜你的感受原因,万一猜错了呢?误会更深怎么办?不要轻易去消耗对方的情感价值,这很重要。为什么有的人与她相处很轻松、愉快?有的人与他相处却很累?因为她有什么需求直接说,有的却希望别人猜出她的想法。人的大脑更喜欢简单的,不动脑经的思考,所以,请说出你的原因。参考句式“因为......,所以......。”
第四步,说出你的需求,你希望对方怎么做。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不然我们为什么要争吵呢? 争吵的目的不就是表达你的需求,并希望双方达成和解吗?参考句式“我希望你可以......”
以上四步法整合起来就是“听见你刚刚说......这件事我感觉很难过,因为我小时候就被.......误解过,你这么说让我回忆起那件事,我以为你......,我希望你以后.......,这样我能好受一点,不会产生这么大的情绪反应了。”
大家试想一下,如果你与一个人在吵架,他是用这样的方式在跟你争吵,你的火气是不是立马消掉一半?全程没有辱骂,侵犯人格,给对方戴有色眼镜,贴标签。你是否也能心平气和的听到对方的需求。当然也有可能即使你这么说,对方也不予采纳你的需求,会拒绝你,但没有关系,至少不会让关系变得更糟糕不是吗?
二、放手。放手不是分手,只是给双方一个冷静期。
放开对方也放过自己。吵过架的人都知道,有时歇斯底里的一方并不是因为事情本身有多么严重,而是他正在被愤怒的情绪掌控。要是冷静下来会发现,根本没有必要这样。冷静期最好也不要超过太久,太久了容易淡化问题,但问题本身还存在得不到改善,最好在一星期内沟通解决。(参考第一步沟通方式。)
三、折中妥协。一个巴掌拍不响,既然争吵双方都有过错。想要关系变好,必须学会各退一步。单方面的付出、妥协根本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表面上看矛盾消失了,其实它只是形成一个结埋在心底,时间久了会爆发,不利于两个人的长期交往,因为这“不公平”。双方各退一步,折中妥协,是实现共赢的重要一步。
四、慷慨大方。学会大度且保持距离,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秘感”。为什么与某些人相处如沐春风,某些人相处却如履薄冰。不要无时无刻的关注对方,给对方一些自由、空间,允许你们的不同,尊重差异。尊重对方的个人隐私,爱好,人际交往(前提是不破坏你们两人的感情),允许对方的聚会中没有你的出现。你们是两个独立的人,因为共同爱好彼此欣赏而走到一起,你们并不是连体婴,不必时时刻刻都在一起。如果对方的生活中有新事物发生带回来分享给你这不是一件美好的事情吗?何必事事参与没有边界。
五、聆听。让对方在你面前尽情的展示自己,把“优越感”留给对方。我们许多人一说起话来就滔滔不绝,根本没有关注倾听者的感受,说得尽兴的时候通常是自我感觉良好的时刻。你总是在对方面前滔滔不绝,表现自己,那对方的价值感会不会被拉低?遇见好脾气的可能嘴上不说,时间久了他发现你要侃侃而谈便找借口离开,遇见差脾气的可能连装都不想装立马叫你闭嘴。反思一下对方为什么不愿意听你说话了?记住,聪明女人会把“优越感”留给对方。
六、耐心。重塑你们的关系。两性关系不是一层不变,它是可以重塑的。
双方可以养成滋养爱情的六个习惯并建立新的习惯。
1、投资更多的时间相处。每周或每月拿出单独约会的时间,这一天没有孩子,没有工作,只有彼此,像刚谈恋爱时那样逛街、约会、看电影。这能大大增加你们的情感储蓄。
2、一起大笑,分享趣事。两个相爱的人在一起总是能开怀大笑,有话聊。刚恋爱的时候,看两个人是否合拍的重要因素便是是否有话聊?可是许多夫妻结婚了以后时间都留给了工作,孩子,两个人很少有时间一起畅聊,开怀大笑。一方面是精力不足,通常下班很晚才到家,到家还得收拾家务,辅导孩子写作业,等两个人一起单独相处都已经深更半夜,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再聊天了,所以,每周一天或每月一次的约会很重要。
3、言行合一:向对方表达爱与感激的同时,用行动展现关心。还是运用良好沟通的方法,千万不要说反话。爱是动词,表现在抚摸,拥抱,亲吻,牵手,眼神凝视等这些细节方面,一定要对“爱”展开行为表达。
4、赞美彼此,并适时让步。棱角分明的两个人亲密关系一定不会太好。为什么过去总是说找老婆不要找强势的,要找温柔的?这来源于自古以来的刻板印象。印象中男人都是强势的,女人都是温柔的,如果找个强势的老婆在一起一定会天天打架。现在的女性早已不像旧时代只能在家相夫教子,依附丈夫。现在职场中很多卓越的女性与男性比例不分上下,她们在职场中往往做的比男性还好,如果性格柔弱根本不适合在职场生存。但是要记住,家庭不是职场,如果女性希望家庭幸福,不用太辛苦,真的要学会“示弱”,比如说家里的灯泡坏了,你明明可以拿个板凳爬上去换了,你偏不要去做这件事,你要等丈夫回来交给他做,他换完灯泡你还应该对他表示赞美,夸赞他“你真棒!没有你可怎么办呀!”试想一下,你是男人会不会吃这一套?听了“女强人”的妻子对你表示这样的赞美,作何感想?丈夫只会为家庭付出更多,表现更多,妻子更轻松、更快乐。
5、一起冒险,尝试新鲜事物。培养两个人共同的兴趣爱好。结婚多年的夫妻的美好回忆通常处在“吃老本”的阶段。上学时候如何如何,结婚前如何如何。给彼此的库存记忆一起增添新事件。可以一起旅游,共同培养一项兴趣爱好。比如我先生近年来喜欢钓鱼这件事,我从起初的不理解,钓鱼有什么意思?到后面的陪他一起去,渐渐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增加了夫妻间独处的时间,增进情感。陪他一起去的时候他带我领略到不同的野外风景,我安静的陪伴在他的身边,手捧一本喜爱的书,试想一下,野外,阳光,清新的空气,小河垂钓,爱人在一旁,水鸭、水鸟在河里游来游去,时而发出几声鸣叫,你坐在在躺椅上手捧一本喜爱的书,读几页打个盹,小憨一会儿这种画面是不是很美好?事实上真的很幸福,那是一种精神上的幸福感。如果不是我愿意打破刻板印象陪他一起钓鱼,根本没有机会体验这种快乐。
6、给彼此独立的空间。爱你是否影响我做自己?“我”至始至终是独立的灵魂,独立的灵魂需要独立的时间、空间留给自己。就像养育孩子一样,你要留给他发呆的时间,留给他放空的时间,这个时间他在找自己,感受自己,修复自己。这一点在刚开始恋爱的时候“合二为一期”尤其重要,越是被荷尔蒙冲昏了头脑的两个人越是需要冷静、独立的空间留给自己,考虑两个人的性格、脾气、家庭背景等方面是否般配。健康的爱是彼此联盟的组合,而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奉献、另一方对一方的救赎。
如何构建新的习惯呢?
1、做简单的事
2、定期做促进感情的事
3、做易见成效的事
我跟先生在我们人生最美好的年纪相识相遇相爱,那年我十八岁,他二十四岁。他是名校军校大学生,而我只是一个普通的专科小护士,所有人都不看好我们的感情,觉得他只是“玩玩而已”,我的同学甚至说“他要是看上你太阳打西边出,他绝对不会喜欢你,你太不成熟,也不够漂亮,学历也很一般。”就是在这样绝对不可能的声音中我们异地恋了五年,并在第五年结婚。中间有过激烈地争吵,分手的宣言,甚至在结婚后的第二年月子期间因为一些家庭琐事流泪闹离家出走。本以为不会被看好的两个人,现在已经在一起十一年,并在婚后生了两个聪明可爱的女儿,先生每月工资全部上交给我,家里的房子、车子、存款全部写上我的名字,家里一切由我说了算,他支持我的兴趣爱好,尊重我的选择。公公婆婆帮我带孩子分担我的家庭责任,没有婆媳矛盾。我们的婚姻正处于可怕的“七年之痒”,但是现在却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幸福,这中间少不了用心经营。虽然是军婚异地恋,但是我在婚后选择在他所在的驻地买房安家,为了彼此幸福生活,我先做出适当妥协。每周固定一次见面(先生周末双休可回家),使彼此关系更加亲密,平时每天总是保持2-3个电话视频问候,没有什么事也会看两眼对方,这种习惯是从恋爱期间就保持的,从未间断(除了吵架的时候),这便是心中有对方的表现。共同话题也会从彼此的工作转移到孩子成长方面,这叫始终保持有话聊。近两年,彼此都处于事业上升期,会有一些职场烦恼,他会找我倾述,一开始我会扮演“智者”的身份给他开导,但效果适得其反,他并不喜欢听我给他讲一些大道理,感觉是在教育他,意识到这一点我就学会闭嘴,倾听。反而能从中学会很多东西,他看待问题的角度以及思考方法。近年来我也在通过学习成长自己,尤其是金惟纯先生的《人生只有一件事》给我的启发很大,金先生在书中说,我们得学会辨认三件事,自己的事,别人的事,老天爷的事。自己的事全力以赴好好做;别人的事不越界、不插手;老天爷的事我们根本管不了更没有必要操心。许多人活不好这一生原因就是或颠倒了,自己的事没做好,别人的事瞎操心,甚至还不自量力敢过问老天爷的事。比如今天下雨,要不要出门是我可以决定的事,出门是选择穿雨衣还是打伞,也是我的事,却有许多人在下雨天抱怨老天爷“怎么偏偏今天下雨,早不下晚不下偏偏今天下?真是气死我了,与我对着干。”这样抱怨有用吗?只会耽误自己的行程安排。但我们回想一下,有多少次自己是那个“抱怨老天爷”的人呢?
亲密关系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拎得清”。摆正自己的位置,说话的立场,要学会抓大放小。哪怕是夫妻,说话前也应该先过脑子想一想,哪些事是对方自己应该完成决定的事,哪怕关系再亲密的两个人也不能越俎代庖替他去完成,这种“距离感”的把握,便是美德背后的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