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敏老师在第一次作业时,要求我们归纳出每个单元的大概念,当时我选择的是六下第五单元,而我归纳的大概念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也是第五单元的单元主题。说实话最开始归纳的时候真的什么都不知道,今天看到了刘徽写的《大概念教学的目标设计》中,了解到了大概念的撰写方式,以前我撰写的大概念就进入了误区一。
大概念常见三个误区,误区一大概念就是单元的主题或论题,比如复述故事。因为大概链式反应专家思维方式的概念、观念或者论题,他具有生活价值,所以他的形式有三种。而复述故事只是单元主题,而“复述故事要忠实于原文的重要信息,比如故事情节人物,性格等”,“不同的对象,目的和场合对复述故事的要求有所不同,会影响复述的内容详略、时间长短、形式结构等”,所以复述故事不是大概念。“复述,是一种在加工的过程,在忠实的基础上可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才是大概念。
误区二大概念就是要高度概括,比如“小说是一种文学体裁”,大概念虽然具有抽象性,但并不等于说,越抽象与概括就越好,知道小说戏种文学体裁无助与理解小说更不用说提醒鉴赏和创作小说的水平那因此这种表述尽管概括程度很高,但对于反复来说过与宏大包含的信息量不够,我们将其改为“小说中的全知视角,因为不受视角的限制,可以在不同场景时间上任意切换,自由剖析众多人物的行为和心理,便于展现广阔的生活场景和社会画面,所以宏大的作品一般采用这只全知叙述”才是大概念。
误区三大概念就是素养目标。素养目标体现为一种在真实生活中解决问题的专家素养,具备专家素养的前提是形成专家思维。所以大概念是素养目标的内核,二者具有高度的关联性,但二者依然是不同的,不能混淆。
如何能写大概念呢?在撰写时要注意三点。注意点一:围绕“概念焦点”来写;
注意点二:要体现理解的深度;
注意点三:语句要精炼准确。
根据对大概念误区的理解,以及如何撰写大概的注意点,我将第五单元大概念重新定义。
一、教材分析(围绕“概念焦点”写)
第五单元的人文主题是“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从内容上看,他属于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从表达任务上来看,他又属于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围绕这一人文主题课文安排了两个语文要素:(1)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2)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人文主题“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关键词是“科学发现”、“好奇”、“思考”。没有好奇,就不会有科学发现;没有思考,也不会有科学发现。所以,本单元的主题是“科学精神”。
语文要素中指向阅读要素的是“体会文章是怎样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围绕这一要素,安排了《学弈》《两小儿辩日》《真理诞生于》《表里的生物》《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四篇课文。指向习作要素的是:展开想象,写科幻故事。本单元的课文《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就是一篇科幻小说,可以为本次习作提供很好的范例,体现了读写之间的紧密联系。习作的话题是“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口语交际“辩论”,提示学生辩论前要“选择是事例具有说服力”,是对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这一方法的运用,体系了单元编排的有机联系。
交流平台的内容是:通过这六年的学习,你养成了哪些良好的学习习惯?四个学习伙伴分别回答:1.多读名著,提升阅读品味;2.边读边思考,用旁批或笔记把心得写下来,加深对作品的理解;3.写完习作后,自己多读几遍,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4.遇到不懂的问题勤问勤查。
二、深入理解教材。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学弈》只有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成就;如果三心二意,必将一事无成。科学发现的机遇,总是等着好奇而又爱思考的人。只有专注还有专心致志的学习,才能在科学发现上有所成就。
《两小儿辩日》告诉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认真观察身边的事物,通过自己的思考,来发现科学、解决问题。即使是小孩子,也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说理文,告诉我们只要善于观察、不断发问、勤于思考、锲而不舍,就能发现真理。一百个问号,从善于观察开始;一百个问号,意味着不断发问,意味着勤于思考;一百个问号,体现的正是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
《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一篇科幻小说,作者用一本古老的纸质书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以两个小主人公托米和玛琪关于阅读、学习的对话作为主体,描绘了身处未来的他们的学习场景与感受,表现了作者对于教育、学习等问题的独特思考。整个故事既充满了奇特想象,又富于生活气息,构思新颖,立意巧妙。
因此,根据这个单元的课文发现,无论是《学弈》中要求学习时具有专心致志的态度;《两小儿辩日》中两小儿的细心观察;还是《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的坚持不懈,不断探索发问;亦或《表里的生物》里针对日常生活里的探究和思考,这些精神都是“科学探索”需要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用逆向推理来向我们展示了一百多年后的生活,也是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三、提炼大概念。
科学是什么?百度上这样解释:科学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科学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形象展示的一种总结、归纳和认证;科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渠道,可因其具有公允性与一致性,其为探索客观世界最可靠的实践方法。
根据分析,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单元大概念应该是和科学精神密切相关,因为科学精神需要专心致志、细心观察、不断提问、不断思考。从写法上看,我们是需要教会孩子学习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知道科学精神需要提出疑问——产生疑问——做出猜测——证实猜测——产生新疑问。但是深入课文,我们就会发现,编者是要我们教会孩子,科学发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实验的过程,这过程会有曲折、会有诱惑,我们要学会专心致志,才能方得始终。因此,我提出的第一个大概念:用专心致志的态度,不断去思考,去探索世界。
同时,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人文主题提到的“科学机遇”,还是习作要求里“科幻”的概念,再加上交流平台中关于学生学习经验的总结,三者都是直指“观点”这个关键词,所以,“观点”是本单元提取的第二个大概念关键词。
对“观点”的理解,有三种认知:一指观察事物时所处的立场或出发点,二指专指政治观点,从一定的阶级利益出发所形成的对事物或问题的看法,三指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其中,第二种含义并不适用于本单元,所以可以摈弃。而在第一种含义中,“观点”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已知事物。但我们通过分析本单元各部分文本可以发现,本单元各部分文本提出的都不是已经客观存在的立场或出发点。所以,本单元“观点”这一概念更贴合第三种含义的“主观看法”:《文言文两则》中“学弈”对于不同学习状态导致结果不同的分析,还有“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从自己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中三个科学家通过实验证明自己的科学发现,而文本是用这三个科学家的例子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表里的生物》是完全基于自身的“我”的“胡思乱想”;《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中利用反向思考,表面上是从未来回想过去,得出“学校”的概念,实际上却是在表述自己对未来学校的思考;《口语交际》中“辩论”本就是从自己的角度出发,辩驳对方的观念;习作和语文园地部分都是从自身的角度来表述观点。
通过对本单元文本的梳理,联系新课标中第四学段“阅读与鉴赏”中要求“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阅读科技作品,还应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我们可以派生出“观点表达”的概念。因为六年级面临毕业升学,所以加强与初中的联系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小学生对于议论文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概念可能无法充分理解,所以本单元语文要素关键词“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中,“具体事例”即是“论据”,“观点”即是“论点”,“说明”即是进行“论证”。
纵向比对12册部编版语文教材,我们可以发现在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保护环境”主题中,语文要素也提到了“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从单元的文本角度看,这里的“观点”应属于第一种含义,即“站在他人的角度上看待问题”,是符合学生对待“观点”的初次认知的。随着对事物的观点的不断累积,学生会在事物上开始产生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就很有必要,所以在下册第五单元中,《文言文二则》课后第四题“他们是怎样说明自己的观点的”;《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课后第二题和小练笔;“阅读链接”《詹天佑》一文中,用种种事例证明“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表里的生物》课后第二题要求用事例分析人物形象;《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阅读提示中“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需要合理的想象;口语交际“辩论”要求学生有理有据地表述自己的观点,辩驳他人的观点;习作要求写科幻故事。结合本单元关键词“观点表述”和“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形成第二个大概念就是:学会用具体事例表达自己看待事物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