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扎根,向上生长

读到一段话:

一个老师,他往往是被动地工作,像一个零件,被镶嵌进学校这台快速运转的机器中,从早操一直到晚自习。中间无非是上课、下课、备课、批改作业,有空就翻看朋友圈或上网聊天,晚上回家了再看看电视做做家务,如此而已。

身体,是被学校这台机器规定了的,但是心灵,却没人可以规定,于是就长久地陷入倦怠、麻木、散漫状态。这种情况,可以称之为“身体紧张,头脑放松”(跟学生在他的课堂上的状态一样)。

一推一动,不推不动,推急了乱动,能不动尽量不动。多数情况下,动力来自胡萝卜(工资、奖金、职称……)与大棒(考勤、评比、下岗威胁……),以及最为朴素的良心。这是一种不自由状态。在这种状态下,你不是你,你是各方意志斗争的产物,是一个被操作的对象,就像你的学生是被操作的对象一样。

这种奴役状态,伴随的是软弱的不稳定的情绪(哀怨、逃避、怯懦、无意义感)。这种情绪,正是心灵鸡汤和处世哲学存在的最合宜的土壤。(当然,也是不成熟的情绪化的半吊子民主自由派思想的土壤)。

我觉得这一年我的学习状态,我读过的书,走过的路,经历过的事,遇到过的人超过了我前十年的综合。我在慢慢的走上一条英雄之旅。

英雄是怎样形成的?所谓的英雄都是被迫上路的。不是英雄遇到了危机,而是危机成就了英雄。这就是英雄的旅程:

被迫上路——遭遇危机——遇到帮助者——成为英雄。

主动上路遭遇危机吧!

接受一个有挑战性的任务,打开一本难啃的书,打破一个固化的局面……己立立人,己达打达人,总有一个帮助者的出现,带你像犟龟一样温和而坚定的走向通往星辰大海的路!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