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你解读的书是《刘澜极简管理学》,副标题是“成就管理者的四大心智模式。”
刘澜老师是著名的领导力专家,得到课程《刘澜·领导力30讲》的主理人。这本书源自刘澜老师的一门课程。从2016年开始,他在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给MBA上课,讲领导力。大多数学生都是中层经理人,但刘澜老师发现,他们此前都没有学过管理,也不懂得管理的关键和常识。于是,他就开设了一门“管理学”课程。刘澜老师给这门课程取名“管理者心智”,因为在他看来,学习管理的精髓,就是要学习高效的心智模式。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有4讲,分别是:学习心智,如何学习管理;问题心智,如何思考管理问题;关系心智,如何管理关系;要事心智,如何管理要事。它们就是副标题里的“四大心智模式”。
如果你看过不少讲管理学的书,听到这儿,可能会觉得有点不可思议,管理书籍通常都很厚,动辄几十讲内容。这本书里的内容居然这么少,管理学的精髓,只用四讲能说清楚吗?
讲得少,的确是刘澜老师的用意,他希望这本书能够做到极简。不过,极简并不只意味着“少”,而是“少而精”。刘澜从众多的管理思想中,找出了其中最关键的20%,然后再用整本书的篇幅把它们讲清楚。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一本把“不重要的部件”都拿掉,试图把“重要的部件”给你讲清楚的管理学图书。不管你有没有下属,只要你想要为组织作出贡献,想要有效地利用资源实现目标,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今天的解读主要聚焦本书的前三讲,也就是学习心智、问题心智和关系心智。这些内容能帮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管理中的三个基本问题:管理是什么?管理者的能力是什么?最后一个问题是,最好的管理幅度是多大?也就是说,一个管理者应该管理几个下属?
第一部分
好,我们进入第一部分,先了解一下,刘澜老师对管理的定义是什么,然后再一起看看,怎样学习管理。
关于管理的定义,我们听过很多说法。比如,管理学思想家马利克说,管理是一种普遍的社会职能,所有社会组织机构的运转都离不开管理。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有个说法更加形象。他说,管理是组织机构的重要器官。而刘澜老师对管理的定义,只有8个字“利用资源实现目标”。这其中,利用资源是手段,实现目标是目的。相应的,组织管理就是利用组织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乍一听,这个定义是不是没什么特别?你可别小瞧它,刘澜老师的这个说法,重新定义了管理者。
对于什么是管理者,我们经常听到两个常见的说法,一种是指拥有下属的人,也就是说,有人需要他来管,那么他就是管理者。还有一种说法是,一个人对组织有贡献,有好的影响,那他就是管理者。
但在刘澜老师看来,一个人是不是管理者,并不是要看他拥有什么,而是看他给自己定义的任务。只要一个人想要利用资源实现目标,就是管理者。这个定义,大大拓展了管理者的范围,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是管理者。
好,了解完管理的定义。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在刘澜老师看来,学管理到底是在学什么。
很多人会想到,我们学的是各位管理大师的理论,比如,德鲁克,马奇等著名管理学者的理论。还有的实战派认为,学管理就是学企业的成功案例,借鉴成功的举措发展自己。但在刘澜老师看来,这样的学习方式中,存在两个悖论:管理大师提供的答案,不一定准确;企业的成功案例我们往往学不会。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悖论。管理大师的理论,通常都很受欢迎。而受欢迎意味着,很多人会觉得管理大师的理论,很有启发,或者是觉得很管用。在刘澜老师看来,受欢迎的现象表明,管理大师的理论符合两个特点。一个是简单性,比较简单,人人都能听懂。另一个特点是一般性,符合一般人的情境,大部分人都能把这个理论,跟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也就是说,管理大师的理论,简单性和一般性都比较强。
为什么刘澜老师认为,简单性和一般性比较强的理论,准确性就会比较差呢?这就要说到一个模型了。著名管理学家卡尔·维克,曾经提出过一个判断理论的标准“理论之钟”。我们回想一下时钟的表盘,每一个整点就是一个位置。根据维克的理论,12点的位置代表了理论的一般性,4点的位置代表了理论的准确性,8点的位置代表着简单性。这个分布图想要表达的是:一般性、准确性和简单性是理论的三个特征,但这三个特征难以同时做到。假如一个理论,既有一定的“一般性”(12点),也比较准确(4点),那么它就处在12点和4点之间、2点钟的位置。假如一个理论适用性特别强,正好处在12点钟的位置,那我们就知道了,它肯定不会太简单,也不会太准确。
而管理大师受欢迎的理论,通常介于一般性和简单性之间,差不多是10点钟的位置,根据“理论之钟”的表盘,10钟的位置就和4点钟的“准确性”离得比较远。其实,真正清醒的管理大师都知道,自己的理论,只是一份参考答案而不是标准答案。他们也常常会提醒我们这一点。比如,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就说过,“管理方式绝不是死板和绝对的东西,它完全取决于一个’度’”。德鲁克也说,他并不相信存在一个正确的答案。
前面这几段跟“理论之钟”有关的内容,只听音频的话,稍微有点抽象,我在文稿里也准备了“理论之钟”的示意图,你一看就能明白。
好,我们再来看另一个悖论,为什么刘澜老师认为,成功公司的案例我们学不会。具体来说,首先是因为,那些非常成功的企业的创始人,有不少都是天才,他们的思维跟常人不同。天才能做出来的行动,普通人往往模仿不来。也就是说,我们很难向天才学习,很难复制他们的思路和动作。
还有一个原因是,企业的成功,运气的比例很大,而运气很难学习。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卡尼曼,很喜欢这样两个方程式:成功=才能+运气;巨大的成功=多一些才能+多很多运气。想想看,像谷歌、亚马逊这样的互联网企业,他们的成功都离不开互联网崛起这个大背景。换句话说,伟大的成功之中,往往有着巨大的运气成分,想要获得这样的运气非常难。
成功公司的案例我们学不会,最根本的原因其实是第三个,企业完整的模式很难学会。我们关注成功企业的一举一动,观察分析它们一些先进的管理实践。刘澜老师说,这些实践就像一个个碎片,我们很难从中看到成功企业真正的规律。即使人们特别用心,发现了这些碎片背后的模式,也很难去复制成功企业的整个模式。比如,制造业的企业当然可以学习谷歌的理念和模式,但无法在自己的组织中,复制出来一个谷歌。
既然管理大师的理论往往不够准确,成功案例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学会。那么,我们学管理是在学什么呢?刘澜老师的答案是心智模式。也就是,我们的思想中处于中心的、底层的少数思想。心智模式不仅决定了我们怎么想问题,还决定了我们怎么解决问题。如果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心智模式,那么,他改变的就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而是一系列行为。
听起来好像有点抽象。书里正好有一个例子。家长们常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就因为这句话,家长们愿意付出自己的所有,希望助孩子一臂之力。刘澜老师提醒我们,这句话的背后,隐藏着一个心智模式“人生是短跑比赛”。
如果短跑运动员输在起跑线上,非常致命,很可能会输掉整场比赛。所以,童年就很关键,不管是课上内容,还是课外兴趣班,样样都不能落下。可要是我们把这个心智模式,变成“人生是场马拉松比赛”,那么,培养孩子的很多行动和目标都会改变。马拉松的终点更远,这意味着,要想完成或是赢得马拉松比赛,孩子除了关注自己前进速度的快慢,还得兼顾灵活度和持久性。有了灵活度,孩子才能应对赛程中的突发状况;因为完赛需要持久性,孩子就不能长期透支自己。而灵活度和持久性,都不是单纯靠上课或者兴趣班就能培养出来的。
刘澜老师认为,我们学管理,其实就是要学习更加有效的心智模式。我们的大脑中有各种各样理解世界、看待万物的模型,正是这些模型组成了我们的心智模式。要想获得更加有效的心智模式,我们需要学习更好的模型,然后在模型之间建立更有效的联系。
再具体一点,怎样做才能改善心智模式呢?刘澜老师介绍,通常有这样四步:吸收经典模型;构建自己的参考答案;反思,在实践中反思和修正;最后是刻意练习。在第二部分,我们很快就会看到实际应用。
第二部分
好,我们进入第二部分。前面我们了解了,管理是什么,如何学,那么我们要学习的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到底是什么?下面就用刘澜老师讲的心智模型步骤具体分析下。我们不仅会看到刘澜老师的参考答案,还能了解他得出答案的过程。我觉得,相比于答案本身,他得出答案的过程,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启发。
针对“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是什么?”这个问题,刘澜老师首先想到了美国管理学学者罗伯特·卡茨的一个模型,它就叫卡茨模型。卡茨提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需要具备三种可以培养的能力,分别是:技术能力,也就是我们从事某种专业活动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人际能力,一个人作为团队成员工作及作为团队领导者,能够建立协同努力的能力;最后是概念能力,就是我们能够从企业的整体上思考、能够看到各个要素之间关系的能力。
换句话说,技术能力是指我们和事物打交道的能力,人际能力是我们和人打交道的能力,概念能力就是我们是和思想打交道的能力。我们已经知道,管理者要做的事情是利用资源完成目标,而事物、人、思想,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资源。
刘澜老师找到这个经典模型,相当于完成了学习管理四步法的第一步,吸收。那么该怎么利用它,来结合情境构建出参考答案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刘澜老师是怎么做的。他在书里一口气给出了4种参考答案。我们逐个了解下。
他给出的第一种参考答案,要看管理者的具体层级。比如,基层管理者,通常更需要技术能力和人际能力,还不太需要概念能力;而高层管理者就需要具备一些技术能力,比较多的人际能力,和非常强的概念能力。他的第二种参考答案是,人际能力。你肯定已经发现了,不管是基层、中层、还是高层,人际能力都很重要,从通用性来看,它就是第二种参考答案。他的第三种参考答案是概念能力。组织中的高层管理者往往更加重要,他们都需要掌握概念能力,从重要性来看,概念能力就是管理者最需要的。
刚才这三种参考答案,都是刘澜老师应用卡茨模型提出的。还有第四个参考答案,算是刘澜老师自己的原创参考答案。他认为,提问能力是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管理者又不需要采访,调研,为什么提问能力很重要呢?刘澜老师解释说,因为提问能力中,包括了其他具体的能力,比如,一个管理者得知道为什么自己要提问、自己该问什么,也知道在具体的情境中怎么问。这些能力也能体现出来一个人的概念能力和人际能力。如果一个人问了技术性问题,那么也能体现他的技术能力。
到这里,学习管理四步法的第二步,构建自己的参考答案也已经完成了。刘澜老师虽然没有在书里详细介绍,他如何对这个答案进行反思,以及他如何进行刻意练习。但是我们能根据书里的内容,感觉到,他对卡茨模型的研究非常透彻,他对经典模型的好处非常了解。
他能够在不同的管理言论中,识别出卡茨模型的影子。比如,德鲁克说过这样一句话,每一家组织都需要三个主要方面的绩效:直接结果;价值观的建立和确认;为未来培养人才。如果单听这句话,大家可能会觉得,这是德鲁克自己的理论。但是刘澜老师发现,这三个绩效或者说结果,正好都可以直接用卡茨模型来对应。你看,直接结果对应技术能力,也就是事物的结果;价值观建立对应着概念能力,就是思想的结果;而人才培养对应人际能力,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结果。
再比如,华为公司领导人任正非也说过一句很有名的话:我们要砍掉基层的脑袋,中层的屁股,高层的手脚。在刘澜老师看来,这三句话并不是什么原创的思想,也可以对应卡茨模型。你看,高层动脑对应的是概念能力,基层动手对应的是技术能力,中层要站起来多走动,可以理解成是在要求人际能力。
关于管理者最重要的能力,你还听说过哪些说法?不妨回想一下,然后像刘澜老师那样,想想它们与卡茨模型之间的联系。这种练习,有助我们改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刘澜老师发现,卡茨模型这样的经典模型不仅能帮助我们分析管理言论,还可以用来指导公司的实际行动。比如,包括阿里巴巴在内的很多大型企业,都有轮岗制。在这种制度中,中高层甚至普通员工,经常需要轮岗。人们来到陌生的岗位,需要摸清情况、学习新知识,短期内,人们的工作效率肯定会下降。而且,如果轮岗制没有安排妥当,还容易出现多个部门恶意争抢人才的情况。既然有这些坏处,为什么企业还要坚持轮岗制呢?轮岗制都有什么好处?
这些问题能够通过卡茨模型解释清楚。我们知道,卡茨模型里的三大能力是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和概念能力。那么,轮岗的主要目的,是要提升人们的技术能力、人际能力吗?好像都不是最主要的。提升技术能力,可以通过培训完成,提升人际能力可以通过公司级的大型项目来培养。这样分析完,就会发现,轮岗的主要目的,就是要提升人们的概念能力。
刘澜老师介绍,轮岗的好处说得更具体一点,有这样四个:让人们在组织中建立横向的人际关系;让人们拥有一个观察事物的新角度,学习一种新的思考方式;让人们有可能在两个领域之间,建立新关联,产生新想法;让人们具有大局观,增进对部门、公司整体目标的理解。假如你的公司也想要制定轮岗制,可能就需要好好想想,怎么制定规则,才能确保所有人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概念能力。如果你们公司的主要目的是培养技术能力或人际能力,那么,轮岗制可能就不是最好的安排。
你看,光是卡茨模型这一个经典理论,刘澜老师就能分析出这么多东西,想到这么多用处。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在书里给出了一个公式,这个公式是他思考管理问题的出发点:解决管理问题=一般性参考答案+具体情境。就是说,在解决新的管理问题时,我们需要先运用一般性参考答案,因为一般性强的答案,适用性更强,然后,我们再根据具体情境做调整,不断增强这个参考答案的准确性。
刘澜老师的这些分析,不仅能帮我们更好地学习经典模型、构建自己参考答案有启发,也让我们对管理的能力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第三部分
接下来的第三部分,我们继续来看看管理的幅度问题,也就是,管理者应该管理几个下属?这是管理研究史上的经典问题之一,人们给出过各式各样的参考答案。
商业世界经常借鉴军队的理论和做法。对于这个问题,法国军事家拿破仑的答案是“在同一战场上,没有人可以指挥超过5个不同的实体。”而军事理论家克劳塞维茨则认为,一个人直接指挥下属的数量极限是十个人,超过这个人数,就会影响命令的传达速度和质量。不少管理学家也给出了自己的参考答案,他们给出的数字也都不大,基本在5到8人左右。
那么,商业世界中的实际情况是怎样的?书里介绍了一项研究,有人调查了97家公司后发现,这些公司CEO的直接下属,一般是4到10个人,而一线管理者的直接下属是15到23人。
这是不是意味着,管理者的层级越高,管理的下属人数就会越少呢?稍微回想下,好像是这样。你看,销售团队负责人,能管好几百个销售,而董事长、CEO们的直接下属,很少会有几百个,常常只有几个、十几个人。
管理者的层级越高,管理的下属人数就会越少,这是一个规律吗?好像也不尽然。一家创业公司的CEO,要亲自管十几个小部门,而这些部门负责人,常常只有两三个手下或者干脆是自己单兵作战。
如果一个问题,我们不论怎么思考,都想不出一般性答案,那么这时候,可以大胆提出疑问:也许是这个问题问错了。问错了问题,成本很高,它会把我们的注意力引向错误的焦点,把我们的行动指向错误的方向。在刘澜老师看来,所谓的“管理的幅度”,就是一个错误的问题。
为什么说这个问题问错了?书里分析说,因为它带来了很多误导。首先,人们对自己的身份和责任的认识,被这个问题误导了。“管理者应该管几个人?”这个问题默默地把人们分成了两类人,一类是管理者,他们认为回答这个问题只是自己的责任,因此头痛不已。而另一类人会把自己归为非管理者,觉得这个问题跟自己无关,事不关己那就高高挂起。你看,一个错误的问题,给两群人都带来了误导。
再来,这个错误的问题,也让人们对管理方向产生了误导。“管理者应该管几个人?”很多人听到这个问题的第一反应是,管理者需要管好多少个下属,会自动把“人”脑补成“下属”。也就是说,这个问题会暗示人们,管理只有一种方向,就是向下管理。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除了向下管理,管理者还需要向上管理上级,向内管理自己,向外管理利益相关者,还有横向管理自己的平级同事。这个错误的问题,让人们把过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个方向,忽略其他四个方向的重要性。上级、同级同事、下属、外部利益相关者,都是我们为了实现目标所要利用的资源。这个错误的问题,会限制我们更好地理解身边的资源。
最后,管理的幅度这个问题,还会产生一个误导,就是让人们把注意力放在人数上。你发现没有,大家回答这个问题时,都会老老实实给出具体的人数,五个,八个,十几个。但在刘澜老师看来,对管理者来说,最重要的根本就不是需要管理的人数是多少,而是他需要管理的关系有多少种。
我们以两家公司的情况为例,来看看。第一家西尔斯公司曾是美国著名的连锁百货公司,在这里,一位地区副总经理的直接管理人数是几百个,他们都是各个商店的经理。
那么,这位副总经理需要管理多少种关系呢?答案是,只有一种。因为这些商店都很独立,彼此之间没有太多联系。每个商店的具体工作和职务也都差不多。副总经理管理它们时,可以使用同样的的标准进行评价和衡量,他只需要管好自己与这几百个人之间一对一的关系。打个比方,这些商店就像乐高积木中最标准的小颗粒,尺寸、功能都差不多,要想把几百块小颗粒拼到一起,顶多比较累,但并不是那么复杂。
第二家公司是球鞋公司,这里的总经理手下有销售总监、生产总监、人力资源总监、财务总监,等等。总经理与每位总监之间的关系都不一样,而每两位总监之间的关系也都不同。假如这位总经理有8个直接下属,那么,他需要管理的关系就有36种。这位总经理要想有效地经营好公司,这36种关系,都需要管理好。
这两家公司的差异,能让我们看到,关系才是隐藏在人和事背后的关键,“管理者通过管理关系来管理人,通过管理人来管理事。”我们也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关系的种类越多,关系就越复杂,管理者可以管理的下属数量就越少。”
既然刘澜老师说,“管理者应该管几个人”这个问题问错了。那么,怎样问才是正确的问法呢?其实,人们讨论管理的幅度,真正想知道的是,如何才能提升管理的成效。因此,刘澜老师说,正确的问题是人们应该问自己:“我怎样管理才能更加卓有成效?”
这个问题之所以更加正确,是因为它默认的假设很积极,那就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通过管理做得更好。而且这个问题直接指向了行动,对实际行动指导意义更强。
对于这个正确问题,刘澜老师也给出了一个参考答案,就是更加有效地管理关系。逻辑很简单,你想,我们的管理成效,取决于我们如何利用下属、上级、平级、外部利益相关者,还有我们自己。也就是我们刚才说到的5个管理方向。在这些方向上,我们肯定无法全都通过职位权力来管理他们,那么怎么办呢?我们可以通过彼此之间的关系,影响他们。就像刘澜老师在书里说,任务是由人来完成的,而人是由关系来影响的。任务越简单,关系的作用越小。任务越难,关系越重要。
说得再具体一点,管理关系还可以进一步分成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的回报,就是情感本身,比如,你和一位久违的老朋友一起愉快地聊天,愉快就是回报。工具性关系会让我们得到关系之外的回报,比如,你找老板的秘书聊天,能够从侧面了解老板对你的评价。一般来说,情感性关系会比工具性关系更加稳定、长久。
说到这儿,你肯定已经想到了,管理关系的一个重点,就是要尽可能地把工具性关系转变成情感性关系。那么,管理者怎样做才能建立、维护、发展情感性关系呢?刘澜老师在书里介绍了八种策略,分别是:交谈,一对一会议,赞扬,助人,送礼物,精心时刻,求助,教导。由于时间关系,这里就主要为你介绍其中一种,交谈。
通过交谈可以促进关系,这一点我们都知道。但是要想通过交谈高效地促进关系,也是有技巧的。书里介绍一个著名概念,叫约哈里之窗。这个概念把人际关系,分成了四个区域。就拿你我来说,我们都知道得到听书这个产品是什么,这是咱们之间的公开区。你听完了这篇解读后,感觉到了我的优点和缺点,这是我不知道的盲区。我对你肯定也有类似的盲区,比如,我看到了你的知识城邦主页、留言后,对你产生的印象。你我之间,也有很多自己知道但没有告诉对方的内容,这就是我们的隐藏区。另外,还有一片区域,是我们双方都不知道的事情,那里就是未知区。
问题来了,如果我想要和你建立、维护一种友好的关系,应该怎么做呢?按照刘澜老师的说法,我应该想办法扩大咱们之间的公开区,比如,我告诉你,我是得到课程主理人吴伯凡、王烁的忠实用户,你在留言里告诉我,你也是。那么我们都是在通过自我暴露,通过减少隐藏区,来扩大我们之间的公开区。再或者,我希望你在留言中,聊一聊你对我的印象,我也在回复你的时候,说说我对你的印象。我们这样做,就是在用反馈的方式,减少彼此的盲区,来扩大我们之间的公开区。
总之,管理关系时,我们不论使用什么技巧,目的都是要扩大公开区,减少盲区和隐藏区。关于这方面内容,刘澜老师在书里还谈到了很多。推荐你找来原书看看,得到电子书就有。
结语
《刘澜极简管理学》的精华内容,就为你介绍到这里。
不知道你听到现在,是什么感受,你可能会感觉自己收获满满,也可能会担心自己忘了前面的内容。其实,我读完刘澜老师的这本书,也有类似的感觉,觉得自己学到了很多,但有些地方还没有彻底吃透,同时还会担心无法把它们全都记住。
为了帮你更轻松地回想起这一期解读,我想用三个比方,来总结今天的重点内容。
第一个比方是雨刷。刘澜老师的这本书,就像汽车上的雨刷,帮我们扫清了学习管理中的两个悖论:管理学大师的理论往往并不精准;企业的成功案例,我们往往不容易学会。有了这把雨刷,我们就能看到,学习管理并不是要复制粘贴所谓的“标准答案”,而是要吸收经典模型的精华,结合具体情境,构建自己的参考答案。学习管理,就是不断变得更有成效,更好地利用资源实现自己的目的。
第二个比方是导航。刘澜老师为我们总结了一个公式:解决管理问题=一般性参考答案+具体情境。这个公式就像一部导航,让我们在遇到问题时,先找到一个适用性最强的答案。比如,我们应该朝南边开去,还是向北边开去。有了这个一般性参考答案后,我们就可以根据具体情境决定,我们是走公路大道,还是走乡间小道。
第三个比方是秤砣。当你在思考自己怎样管理,才能更加卓有成效时,关系就像你心里那个沉甸甸的秤砣。不管你是要管理上级、下属,平级还是客户,再或者我们自己,提高成效的方式,就是要想办法利用这个秤砣,撬动这些资源,帮助我们更好地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