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工作日志

  “成绩就是标准,成绩就是能力,学生和家长要的就是成绩,成绩能说明一切……你作为一个老师,你不要成绩,你要什么?……”

  此刻,你就坐在我的对面,怒目圆睁,声嘶力竭地喊话,手里的笔随着喊话的节奏一次又一次敲在桌子上——“咚咚,咚咚咚”……“错错错,不是不要成绩,要成绩,但不是只要成绩……”我想给你的理解纠偏,可这句话从我的心里跑到我的嗓子眼儿处生生被我咽了回去,一种深深的无力感拽紧了我,万语千言似乎没有说出的必要……

  这样的场景在我的圈子里时常发生,这样说话的领导和专家遇到过很多次。但作为一个老师,尤其作为一个语文老师,我始终认为——最好的学校在“育人”的同时“育分”,而不是在“育分”的大旗下弱化虚化甚至无视“育人”。最好的老师亦如是!

  所以,作为老师,除了成绩,还要什么?今天,借这篇文章做以回答吧!

  首先,教育要培养孩子一颗懂善良明是非的心。试想,每个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不同的家庭背景铸就了他们不同的心态和性格。初中阶段,十三四岁,青春期觉醒的时候,倔强固执跳脱狂傲多么正常!少年不狂傲让中老年去“狂”吗?杜甫当年喊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时候,也很年轻。一个少年本该拥有无限理想的时候,若是暮色沉沉未必是好事。可是,狂傲跳脱要是没有制度约束,制度约束要是只剩下暴力和没有底线的安抚的时候,善良就变成了软弱,理解就变成了无能。示善良和理解为软弱无能的教育,那就是非不明善恶不分了!

  教育是建堤岸,学生如水流,教育的过程不就是引水入流吗?万条溪水入河入江,最终的目的是汇入大海。初中阶段是活蹦乱跳的小河聚入大河的时候,大河只需要加固河岸开拓河床。当河岸足够宽阔,宽阔到容许多个性溪流推搡奔赴的时候, 偶尔跳脱偶尔回流的小河也会被奔涌向前的大势带动归流的。当然,大河得有如如不动的定力和底气哦!只有博大丰富的环境才能使善良和理想生根发芽。否则,“三巴掌”就是最有效的教育!

  其次,教育要培养孩子拥有一颗会思考能交流的大脑。课堂只剩标准答案的时候,老师不过是教学参考书的传声筒。那样,学生不需要来学校,买一本《教材全解》记记背背就可以了,为什么还要费劲周折来学校抄答案呢?对,考试需要标准答案!那么,教学就围绕考试进行。瞧,这逻辑,清晰明了,没问题!可是,师生都是人,活生生的人……我们有困惑会质疑,我们渴望知道结果,我们还渴望了解过程……长此以往的灌输和死记硬背会让学生消化不良,会败坏求知的胃口。大家口口声声在讨伐“孩子太懒”“不自觉”……请问,他们学习的内驱力去哪儿了?

  以语文课堂为例,“夜久语声绝,如闻泣犹咽”,为什么哭泣的一定是家里的“小媳妇儿”?为什么就不能是“老头儿”“邻居”?各个角色的哭泣会让情感发生怎样微妙的变化?……再比如,“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第二个“其”为啥有人翻译成“其实”,有人翻译成“恐怕”,到底该怎么理解?这两个翻译有啥区别?……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会得到什么?不讨论,只给出一个答案要求背会记住,学生失去了什么?……我一直记得很久以前有人批判语文课堂的一句话:“语文课,老师站讲台上,提袍子捋胡子的,干啥呢?你能不能快点进入正题,考啥讲啥。有这功夫,学生早学会了一个词语,背会了一个句子……课堂要的是高效……”请问,这就是“高效课堂”提倡的本意吗?

  第三,教育要培养孩子拥有一个敢表达有弹性的灵魂。课堂上抛出一个问题后,追问三声无人应答。可是,我分明看见他们是有话想说的。不说,好吧,那我说。可我的话刚起头儿他们就又七零八落附和我,鹦鹉学舌似的……我才发现,他们是有话不敢说,因为他们要说的不是自己想说的话,他们渴望说出老师想听的话。如果说的和老师要听的不一样,他们会被否定会遭人嘲笑。啊,他们想的不只是问题本身,他们主要在揣摩老师要什么答案!为什么会这样?因为长期以来的标准限制,因为固化的评价标准,因为成长的面子……所以,他们得学会了伪装。宁可要看上去的“懂得”,也不要说出来的“无知”!那一刻,我想起冰冷的校规,我想起赴死拼搏的标语,我想起暴烈的教导,我想起软弱无力的求和,我想起空洞的眼神,我想起消极的对抗……

  啊,教育需要温度,需要弹性。初中生,十四五岁,需要理想的熏染。他们的人生还没开始呐,我们要给他希望,而不是绝望!“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思想是该摈弃的时候了。请别揪住一个永远都学不会的词语和公式否决他的一生,也请别给一个名列前茅的孩子随便冠以“优秀”的名头。因为“棒杀”和“捧杀”一样残忍。十四五岁,知道自己做事,且能尽力而为就好!

  最后,要成绩!成绩真的很重要,差零点一分都能难倒英雄汉!成绩是阶段性学习成果的量化体现,关乎学生的升学机遇、家长的殷切期盼,更是教育质量最直观的呈现之一。但教育从来不是一场只看终点的短跑,而是滋养生命的漫长旅程。回过头来看,当我们真正教会学生明辨善恶、独立思考,赋予他们表达自我的勇气与底气,知识的积累、成绩的提升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儿。肥沃的土壤无需刻意浇灌,自会滋养出茁壮的禾苗。做好前面的事儿,成绩又能差到哪儿去呢?现在,我要什么,你们听清楚了吗?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暑假学习计划:夯实基础,迎接新挑战 今天,我与孩子们共同探讨了暑假学习计划,希望这份精心规划的学习指南,能帮助他们...
    ef3188d2e27e阅读 17评论 0 0
  • 紧张忙碌又充实的一天,对2教师来说特别紧张忙碌,可是对于学生来说估计是最开心的一天。上午进行音乐美术整本书阅读和传...
    末_350e阅读 74评论 0 0
  •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数学,既能够帮其积累数学知识,更是培养学生数学的最佳途径。低年级的学生数一数路上的交通...
    嗖_41b3阅读 83评论 0 0
  • 学生课外阅读量不够: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只重视了学生课内知识的学习与训练,很少引导学生读课外书,积累课外知识。所以,...
    小鲍_3190阅读 57评论 0 0
  • 知识是能力的基础,知识和能力是互相促进的,要使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和谐地得到发展,必须在加强基础知识的同时,重视能力的...
    f1c86b5688f4阅读 86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