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程并行

郑重声明: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这两年,裁员的消息此起彼伏,慢慢让我失了好奇心,不愿再去了解。

同事之间总会讨论相关话题,尤其是:如果被裁员你会怎么办?关于这个问题大体分两派,多数派是:还能怎样,继续找工作呗;少数派是:不想工作了,这年头自媒体那么发达,做什么不能养活自己,现在的工作氛围太压抑,什么时候能裁我!

但迷茫都是少不了的,继续找工作,依然有裁员风险,不找工作,一样会担心经济问题。

反正不管怎样,现在职场是真卷,更无力的是,都不知道这么卷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卷才能胜出,无休无止。


前几天大早上,还没到上班时间,同事G跑过来和我旁边的同事聊天,两人是不同组的管理人员。

G:现在你们这个组,每个人如果满打满算,其实一天做事情的时间肯定凑不到8小时的,你们总说人力资源不足,但是一算这个工作量饱和度,领导怎么会给加人呢。

(听得我脑袋嗡嗡的:干活时间不够八小时,不是因为每天停不下来的会议,一堆杂七杂八要应付的杂事吗?而且工作中需要相互沟通的时间成本也很多。我们做的又不是纯干活的体力劳动,是脑力劳动啊,每天满负荷运转,是能给公司带来利润最大化,还是能给个人带来最大效益?)

但我只是个旁听者,就只适合安静听着。回头看了下,旁边同事有点气恼但隐忍不发。

旁边的同事:你要这么算,也没什么好说的,每天杂七杂八的事情,大家不断加班还说不饱和。不加人就不加人,反正我们组压根都没有负责后端应用的开发,这活肯定是做不了。

G:你就应该让每个开发负责全链路的工作,例如服务、数据、后端应用都一起做了呀,分工那么明确对个人发展也不好,一个人全包了,这样效率也高。

旁边的同事:这怎么可能全包,都是完全不同的工种了,需要掌握的技术和使用的工具都很不一样,不停切换还怎么干活呢。

G:这有什么难的,学起来就是,反正现在工作量也不饱和,还省了相互沟通的时间成本。

旁边的同事,瞬间都没了说话的兴致,没再搭理G,谈话就此不了了之。


此刻我觉得忍不住想到了自己,作为测试工程师,目前的工作从数据采集测试→数据处理测试→API测试→再到web前后端测试,全流程一个人全包。每天各种切换,无缝衔接,全靠个人意念撑着。这样可以更大范围扩展自己的边界,但也容易降低专注力,需要不断调整状态才能静下来好好思考问题。

多线程并行,明显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然而现在很多公司就喜欢全能型人才,从公司层面,对这个问题的考量肯定不是对个人发展好不好,最大的原因就是:一个人可以搞定多个工种,相对于一份工资招来多个人,绝对是划算的好买卖。

《国富论》中,有一段是这么写的:

有了分工,同样数量的劳动者就能完成比过去多得多的工作量。原因有三:第一,劳动者的技巧因为专业而日益精进;第二,通常从一种工作转到另一种工作会损失不少时间,分工可以避免这种损失;第三,由于专门机械的发明,使一个人能够完成许多人的工作。

很多年之前,大都靠个人独立完成各种任务,随着现代化,世人发现分工能实现利益最大化,而现如今,不少公司又开始觉得分工浪费时间,希望能把一个人当一个团队用。

《文明之旅》节目中有句话很有意思,分享给大家,大意是:你现在看到的问题,也许正是别人的解决方案。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面临失业,中年人将如何寻找出路? 随着经济发展的脚步放缓,各行各业的景气度也随之下降,让一些中年人的生存和就业压力...
    老猎鹏鹏阅读 30评论 0 1
  • 4.17海萍工作日志 幸福是什么,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不一样的答案。的确幸福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来自内心的美好感受...
    9255a37b32bc阅读 42评论 0 0
  • 强制解散公司 连续两年以上没有召开股东会,符合了公司陷入管理僵局的前提,赵某持股49%,达到了10%以上,符合原告...
    北方的胡杨阅读 548评论 0 4
  • 案例:高三女儿放学回来总说:我很烦,我不想学习。我怎么接话 老师:你看到了行为,你并没有看到行为背后的需求 您是上...
    用文字留住生活阅读 28评论 0 0
  • Gap year 目前,就业形势严峻,大部分人都会有不小心就一年或者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工作了,再回到职场又会被这段没...
    青森_juju阅读 29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