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
新文开更,半小说文。
走累了,就在这村头的树荫下歇歇脚吧,这几个石凳是早就在这儿的,打从我记事起它们就在这儿。如果您想多在这留一会,不嫌弃的话我们唠唠,我给你讲一下这凉村的故事。
我听上一辈的人说,这凉村的历史能追溯到宋朝,是真是假也没有考据。不过前几年倒是有盗墓团伙在这附近犯案,后来考古人员也来凉村,在村子附近勘测了几处盗墓留下的痕迹,能保护的就地保护了,有些不得不挖掘的也进行挖掘勘探了。倒也真挖出了一些器物,说是宋朝的瓷器。都放到省城的博物馆了。现在,凉城附近还是有很多保护的区域,我们的耕地一般和保护区有些距离。我要给你讲的是打仗那会,也就是打日本鬼子的那段时期,凉村啊,可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那时候,我还小,不记事,自从我会走路,就跟着爹娘去地里干活,我能做的无非就是除草什么的,很多时候还是去村外的河边放羊。这河啊,你到这儿的时候应该也看到了,国家发展起来了,河水治理的也好,再远点还有个发电站。那时候的河边逢下雨天还都是泥泞,我和铁猴子经常去挖螃蟹,铁猴子是我最好的朋友,我们还经常在雨后去村子边的小树林里带上其他的伙伴一起捉爬蚱(幼蝉),捉到之后就用碗盖上,然后等它蜕变。
那一天,看起来没什么不同。我爹娘都去地里除草了,隔壁的张大娘还在照顾自己的菜园子。我和铁猴子跑到河里捉鱼,河水有浅水区,几块裸露的石头被流水打磨得圆润。我们从河边找了两根细长的木棍,然后在石头上打磨得锋利,棍子的一端像一个箭镞。
“猴子,快,那有一条!就在你旁边,看到没?”我在自己的水区没发现什么,一看到他旁边的那只顿时想把棍子扔过去。
“哪儿?哪儿?”他在水里转了一圈,棍子在周围扔了好几次。
就这样,鱼儿在他捣鼓水的时候就溜走了,留下一片淤泥的浑浊。临近中午,我们依然一无所获,最终颓然地拎着筐子回了家。
今年的收成不太好,六亩的小麦没磨出几袋面粉,我吃的最多的还是粗粮蒸的窝头。爹娘说细面是留着过年的,到时候包饺子,野菜包的饺子格外地香。铁猴子家比我家要富裕,他家喂的有猪,过年的时候杀猪,全村的人都会跑去看。他爹是个好人,不是吝啬的大户,每次杀完猪都会分一些给村民,也因此我在过年的时候能吃到一点猪肉。
吃完饭,我在院子里帮娘一起晾晒谷物,有些是陈粮,所以过了好多遍筛子。倒的粮多了,簸箕不好颠,我就每次倒一点,像玩一样。透过低矮的土墙,我能看到隔壁米大娘在浇水,院子里还有几只老母鸡。
“张大娘,你家的小鸡孵出来了吗?”我撂下簸箕踩在墙边的土堆上,土堆被踩得瓷实,我倒也不担心会摔下来。我记得前几天看到张大娘把种蛋放在鸡窝了,所以也在期待着小鸡的诞生。
张大娘看着我在墙边微微露出的小脑袋笑了,“还没有,这才几天啊。”说完又低头浇水。
我继续颠了一会儿,结束之后去了村头。我们吃的水都是在村头的这口井打的,井水很甜,可是我每次把木桶放下去总舀不满,所以打回家的水总是不多。
村头的树荫下,几位爷爷在下象棋,象棋是刘叔刻的,他是凉村的木匠,村子里的桌子椅子坏了也都拿他那去修。我掂着水桶站着看了一会儿,虽然看不懂,不过棋盘有趣,棋也有趣。
风带些温度,不过算不上惹人生厌,在树的加工下,风变得柔和和清爽。从那边山坡过来的,又穿过一片树林,风愿意在凉村歇脚。
不和谐的枪鸣声和远处汽车的声音越来越近。
“日本人来啦!日本人来啦!”铁硕子从村外跑了回来。
我让爷爷们先回村里,又去喊了铁猴子通知村民都先躲起来。
然后和铁硕子在进村的路上挖了几个洞,用麦秸盖在上面。又拿了弹弓,躲在隐蔽一点的墙后边。
看着不远处的汽车越来越近,车子的附近还有一些日本兵,我们紧张得呼吸声都被强加了一层伪装。
越来越近,过了小山坡了,小树林,快了......
快到村口的时候,车的轮子陷在了洞里,车子试了好几下都没出来。于是,车子停在了距离村子还有一公里的地方。紧接着,从车子上下来很多日本兵,他们朝着凉村过来了。
停在了村口,一位穿着看起来明显不同于其他人的军官极其气恼地站着,同时喝令身后的日本兵,
“把人都带过来!”
紧接着,那些拿着刺刀的,长枪的日本兵就要进村。
“预备,3,2,1,打!”我们三个一起“发射子弹”,弹弓拉得足够有力,然后用力地打在了日本兵的头上。
“八嘎!”他们开始警惕,举枪环视四周,还好,并未发现我们。
我们三个继续蹲着,生怕有什么动静。可是,我们的小把戏并未阻止他们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