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是纽约时报的专栏人气作家,曾经那么意气风发,曾经坚定的相信只要通过个人努力就能塑造良好的品格,获得不错的成就。因此为了事业️上的成功,他长期对身边的人冷漠、疏忽、缺乏同理心,最终和妻子离婚,孩子离开去上学大学,想诉苦时却连朋友都找不到。因此他进行反思,意识到只是片面的追求自我成功,自我完善,个人自由,简直就是一场灾难。
书中创造了“双峰模式”和“第二座山”的概念模型,用来解释不同的人生层次,提出人应该摒弃过于自我的生活方式,过一种更有利他精神的生活,并从职业、婚姻、哲学与信仰、社区四个维度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告诉我们如何过一种能够拥有永恒快乐的道德生活。
1.第一座山
大多数人目前均处在攀登第一座山过程中,被现实和世俗所羁绊,被个人成败和利益所迷惑,人人都在为自己个人实现而奋斗。这是被社会认可的,并可以拉动经济增长,但社会评价标准越来越单一,人们逐渐丧失了善良,同理心,责任心,公义精神,变得对身边的人都缺乏关心。极端个人主义,把一切看成是有条件的,变得唯有利益可以驱使,貌似获得了自由,却戴上了另一种精神枷锁。更应该朝向更高的道德目标进行攀登,也就是作者提到的第二座山。
2.第二座山
我们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明白自己真实的渴求,而非随波逐流。同时,要注重自己心灵和灵魂的成长,承担道德责任,更应该重视承诺的作用。逐步从个人成就,升华至个人奉献以达到群体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