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中人物出场阵容强大,有沃伦·巴菲特、沃尔特·施洛斯、欧文·卡恩、查尔斯·布兰迪、特维迪·布朗、约翰·邓普顿、迈克尔·普莱斯以及谢清海,共8位取得长期不凡业绩的证券泰斗。他们都是格雷厄姆的门徒(难怪《百箭穿杨》作者小小辛巴说:格雷厄姆是证券界的鬼谷子)。这本书化繁为简、形式新颖,以门徒向大师问道解惑的形式,把证券教父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重新解读了一遍。但是作者的核心投资思想却藏着最后一章【随笔】中,今天我斗胆倒着来解读一下它。
一、从格雷厄姆拒绝成长股施乐谈起
1951年的时候,沃尔特·施洛斯还在为格雷厄姆工作。一天,他向格雷厄姆推荐了掌握复印件技术的施乐公司。格雷厄姆,拒绝买入。后来施乐的股票上涨了几十倍。
从格雷厄姆的投资习惯分析:格雷厄姆的投资方法是以安全边际为基础,并不是以精准预测未来为基础。这一点与很多机构的做法都不同。在未来收益成长和股价充足的安全边际,这两个条件只能2选1的情况下,大多数机构会优先考虑未来收益的增长,而格雷厄姆会优先考虑股价是否有充足的安全边际。格雷厄姆拒绝买入施乐,或许是因为这支股票的价格达不到他足够的安全边际要求。
二、从股票分类上看格雷厄姆和巴菲特的投资风格区别
1,这里引用一下李杰《股市进阶之道》的资料:
2,根据我个人经验,做下明确定义
【低PE低PB】:
PE<20且PB< 3,这类企业成长性中等。当然其中也有部分PE<7倍的企业。人们对其前景预期不乐观,他们往往成长性差,比如农业银行(PE=5.6,PB=
0.6)。PE适中的股票(在7倍到20倍之间的),相对投资机会多。其中熊市的时候龙头股也会出现在这个区间,比如塑化剂事件中的贵州茅台、三聚氰胺中的伊利股份。
【低PE高PB】:
PE<20且10>PB>3。,这类企业成长性高。
贵州茅台历史中,大部分时间在这个区间。当然它现在已经比较高了(PE=36.9,PB=10.66)。细分领域的龙头股,比如涪陵榨菜,桃李面包、宋城演艺都有很长短时间在这个阶段。
【高PE低PB】:
20<PE<40且PB<3。,这类企业成长性中等。
这类股票中有些企业会从中等成长性,变为高成长性,其涨幅比较大。比如2018年9月的东方电缆就是在这个区间。随着其海缆业务的增长和股价增长,其今天的PE为18.8,PB为4.2。
【高PE高PB】:
PE>20且PB> 3这类股票一般都是市场热捧的高成长股票。
这类股票买入要谨慎了,尽量不要买入了。已经买入的,可以考虑继续持有一段时间。如果PE>40且PB>10,风险特别高了。要考虑卖出了。比如创业板的新股,都是在这个时候开始暴跌的。
3在这些分类中
格雷厄姆出发点是安全边际,选择的是【低PE低PB】和【高PE低PB】两个类型的股票。
巴菲特出发点是成长性,选择的是【低PE低PB】和【低PE高PB】两个类型。
他们俩重叠的是都选了【低PE低PB】。这类股票同时能满足安全边际和未来收益成长两个条件。在真实的市场中,未来成长性好的公司PB并不低。所以只有在熊市末期才能见到这类【低PE低PB】、且成长性好的股票。如果投资者坚持一定要买入【低PE低PB】的优质公司,那么他要忍受很长时间空仓等待的煎熬。
另外,巴菲特管理的资金规模远远大于格雷厄姆。他要找到足够多的投资标的,必须选择【低PE高PB】的股票。【低PE高PB】的股票属于市场上不便宜的好东西,它们数量是最多的。买它们必须有预测、判断其未来10年企业发展的能力。而巴菲特正好有这个能力,因为他既是投资家,也是企业家,对商业的理解能力远超常人。所以他精准预测未来后,用未来净现金流折现法来估值。
我们常人对商业的理解能力有限,无法对企业未来持续经营做准确的预测,更别谈令人发晕的未来净现金流折现。格雷厄姆以安全边际为基础、并不是以精准预测未来为基础的投资方法,对我们个人投资者更靠谱。何况我们的资金规模并没有巴菲特那么巨大,并不需要为找不到足够大的标的发愁。
(To be contin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