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难得居家,似乎呆在海口就是要与想见的朋友们见面交流,那种心灵的交汇是不论刮风下雨地奔赴!
昨天居家,除了睡觉的时间之外,就是在家照照“阳光屋”,这两天阴雨天,蛮舒服的天气,照照“阳光屋”排湿气,大汗淋漓后很轻松。除此之外就是坐下来阅读前段时间购买的苏东坡传,正好晚上将在八九里艺术中心聆听海滨教授讲苏东坡与他身边的几位女人。随着互联网正在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随之也改变了我们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方式,其中最明显的就是我们可能很久都不购买书籍了,也难得捧书阅读的时刻?我们都可以问问自己:多久没有捧着书的阅读时间了呢?前段时间在手机上刷到直播售书的视频,屏幕打出的字幕竟然是“纸质书巳没人看,最低折扣抛售”。确实很便宜,以致于一下子购买了九本书。虽说我是持续在购书的,但好好地花时间看完一本书的状态已不多见,许多书只是浏览式地阅读,而一些阅读思考的书,则总是读不完。说实在话,随着自己每天刷手机的习惯,也让自己在一些喜好的各种视频里花费了一些时间,既使是忙了一天未看手机,也总会在晚睡觉之前刷上半个小时以上。我以为家里不设电视了,可以不用依赖性地每天看看电视,反倒是对手机的依赖越来越强了,还给自己找合理化的理由。虽说自己时时有些觉察,但不知不觉中还是会被平台带入各种推广的商品视频中,一旦停留,则是忍不住地购买一些商品。
这段时间一直在反省自己对手机依赖的问题,而且我发觉的一个现象是随着自己依赖手机的程度越高,自己在现实的生活里的耐性则越低,我们似乎正在失去一种坐下来捧读一本书的耐性以及与人交流和交往的兴趣;我们会对好好买菜做饭失去了一些兴趣,一切似乎都可以通过手机发出订单,那些想要的东西也都可以随时送到眼前。当这些本该在生活里慢下来的动作都通过网络快速解决的时候,我们空下来的时间难道都去做有价值的事情吗?我想更多人省出来的时间可能继续在手机上消耗?
我想这是一个细思极恐的事情!随着我们消费意识和方式的形成,我们就理所当然地依赖他人来满足自己的需求,那些需要靠动手能力才能感受生活的存在也一一地格式化了,我们将变得越来越机械!或许在不久的将来呈现的画面是:街道空荡荡,人们整日只在居室里等待人工智能人送达的食物,我们越来越活在虚拟的世界里,只要一张床足以!
我想,到那个时候恐苏东坡也巳过时,一个具有伟大思想、伟大心灵的伟人生活,也不过是在这个人间世上偶然的成形,昙花一现而已,他会在我们这个时代失去对他的怀念和记忆吗?如果我们的未来是空心的,我们的人也成为空心的人,那么苏东坡的鲜明个性和灵性生活将失去榜样的力量,那个多才多艺的天才的深厚、广博、诙谐,有高度的智力及天真烂漫的赤子之心的苏东坡将不再带来人性的光芒,不再照耀人世间!我是恐惧互联网带给我们这些不知不觉的变化的,当我们真正不需要思考地活着的时候,正是我们失去了身而为人的所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