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幼儿园领导们给我们这次学习机会,让我能学习到很多之前没有想到的活动玩法与怎样指导。
首先是王若男老师分享的《轮胎的多种趣味玩法》。轮胎是幼儿在户外经常能见到的,轮胎的创造性玩法对幼儿发展有很大的作用。王若男老师先讲了他活动的背景。是因为有的小朋友在垫子上滚轮胎,教师打破原有对垫子玩法的经验。当幼儿对在垫子上滚轮胎失去兴趣时 及时提出建议让幼儿园思考轮胎还可以在哪个地方滚,又提出来可以在攀爬架上进行加大难度进行活动。幼儿小宝因为长的比较小难以掌握大轮胎遇到困难时教师及时提出合理的指导让幼儿换成较小的轮胎。
在结束活动后教师并没有放下活动告一顿落,而是对幼儿进行回顾表征,让幼儿把自己想的和遇到的困难都记录下来通过小朋友的交流个绘画表征能够指导小朋友摆放以及玩的过程中有那个点是记忆深刻的可以根据这一个点继续延伸。把轮胎变废为宝 发挥一物多玩的思考。
发现了轮胎有三种玩法,第一个轮胎自身的玩法(跳跃轮胎,双脚并用走一走爬一爬,轮胎山垒高,走轮胎)第二种是轮胎的组合玩法(跷跷板,球+跷跷板,轮胎+黑滚筒)第三种轮胎当辅助器械使用(平衡木+轮胎,长木板+架子+球+轮胎,报纸球和轮胎)第四种是
教师反思教师什么时候对活动进行指导什么时候可以放手让幼儿园自己进行创造。在发现幼儿兴趣点后会继续引导幼儿进行游戏。培养幼儿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第二位老师是付如雪老师的《橘意正浓》她从四个方面进行了讲解首先是活动源起,幼儿对于橘子的兴趣幼儿开始初探橘子进行初步感知运用试验发现沉浮,剥皮的橘子会沉下去而没有剥皮的橘子就会浮上来,让幼儿体会动手活动完的乐趣。在初步感知后小朋友发现了橘子有很多品种,橘子和橙子的不同。经过孩子们的讨论观察比较不同并运用橘子和橙子的果皮进行趣玩。最后还进行了陈皮的晾晒,最终虽然没有成功,但小朋友们进行了对于陈皮为什么没有成功的大讨论。并进行了二次实验,在失败中总结经验后最终成功分享给了老师和门口的保安爷爷让幼儿学会感恩。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思考:儿童学习方式是通过“直接感知、亲身体验、实际操作”来进行学习的,这一环节是孩子们在水果主题中对橘子、橙子有什么不同的趣和探索需要而生成的。孩子们在活动中学会观察、学会发现、学会探究,通过观察、剥皮、品尝与游戏等亲身体验和动手操作活动,孩子们的语言私达能力、创造力、动手能力等都获得了发展,同时激发了他们对水果的进一步探究欲,提高了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