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P34页
R•阅读原文片段
如何减少习惯性防卫的不利影响?
那怎样才能打破这种防卫呢?答案是:建立绿灯思维。什么是绿灯思维?让我们先看看,和绿灯思维相对的概念:红灯思维。
红灯思维,就是一听到不同的观点,就消极处理,准备防卫:“你不了解情况?”“你先听我说!”这是我们在红灯思维下,大脑所处的状态。比如说,一个习惯了粗暴沟通的老板,听到了咨询顾问给的建议:你和员工沟通的时候,要先倾听,理解员工意见之后再发表你的观点。不要,没听完就做判断…..。这时候,老板多数情况下的第一反应是,“你懂啥?”“你根本不了解我们公司的情况,”“我时间很紧张,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听?”“你根本不知道,如果你不强硬,这帮人就不动,根本无法推动工作!”“去去去,别拿书本上的东西说教不接地气。”
类似的场景你见到过吗?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红灯思维,遇到与你自己不一致的观点,第一反应是找理由反驳。
而绿灯思维是,当我们遇到新观点和不同意见时,第一反应是:哇,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比如,同样是这个老板,他听完咨询顾问的意见后,可以这么想:“嗯,这个观点虽然我过去的做法不一样,但是仔细想想,一定有有用的地方。比如,如果我能够先倾听再沟通,就能让员工充分表达意见,可能产生新的创意:而且充分沟通,也能避免我们讨论了半天,才发现大家说的不是一回事儿:还有,理解和倾听,也是和员工建立信任的过程,能够增加团队的凝聚力。”
如果领导能多考虑新观点的优点和用途,那么他就拥有了绿灯思维。他可以在理解新观点的用途和价值之后,再去分析这个观点可能的不足,想办法完善它。这样他的进步速度是不是会快很多?
I(复述原文)
首先,我先讲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战国末期,赵惠文王死了,孝成王即位,由于年纪过小只好由能干的赵太后亲自出来掌握政权,泰国看到这是个时机就要出兵急功赵国,赵国向齐国求救兵,但是齐国当然不放过要挟赵国的机会,要赵太后最宠爱的小儿子长安君来做人质,就马上派兵救赵,赵太后不肯,大臣极力劝谏“你一定要把长安君总去做人质啊”“不做人质就来不及了啊”赵太后当然不肯,还就公开地说:“如果再有人向我说,要派长安君到齐国去做人质,我老妇必唾其面。”
左师触龙说希望谒见太后。,太后怒容满面地等待他。触龙进来后慢步走向太后,先是请罪,说有脚病,好久没有见太后,但是有担心太后的身体,所以想来看太后,太后这才慢慢缓和脸色。
然后又说到,担心自己的小儿子,唤起赵太后的心声:“妇道人家特别喜爱小儿子。”触龙接着说:“老臣个人的看法,老太后爱女儿燕后,要胜过长安君。”太后立马说,不是这样的,我更爱长安君。触龙说:“父母爱子女,就要为他们考虑得深远一点。老太后送燕后出嫁的时候,抱着她的脚为她哭泣,是想到女儿出嫁远方,就很怜爱,送走以后,也有想念,但是每逢祭祀一定为她祈祷,祈祷说:‘一定别让她回来啊!’难道不是从长远考虑,希望她有了子孙可以代代相继在燕国为王吗?”
太后一想是这样,触龙接着说:“从现在往上数三世,到赵氏建立赵国的时候,赵国君主的子孙凡被封侯的,他们的后代还有能继承爵位的吗?”
太后说:“没有。”
左师公说:“不只是赵国,其他诸侯国的子孙有吗?”
太后说:“我老婆子没听说过。”
左师公说:“如果一个人对国家没有功绩啊,就算有大量的钱财啊土地啊,有朝一日太后百年了,长安君在赵国凭什么使自己安身立足呢?所以太后为长安君考虑得太短浅了啊,所以以为你爱他不如爱燕后。”
太后说:“不啊,我爱他啊,那小儿任凭你派遣他到什么地方去。啊”于是为长安君套马备车一百乘,到齐国去作人质,齐国就出兵了。
你看,都是为了赵国,为什么大臣的劝诫会被赵太后唾弃,而左师公的劝诫不仅被赵太后全盘接受,而且还觉得这样非常有道理,这就是因为大臣是用红灯思维,左师公是用绿灯思维,由此,在日常生活我们要如何建立绿灯思维与他人进行对话,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方面:学会倾听,再沟通
不管在任何场合倾听很重要,倾听中你将获得大量的信息,比如对方的需求,对方当时的情感等,而且也只有倾听才能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然后再反思考应对措施,只有你在掌握了这些消息过后,再沟通,就不会陷入盲目的沟通,两个人不知所云的聊半天也没有个重点。
第二方面:创造新思维库,弥补缺点
倚老卖老这个词语大家都不会陌生,在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如果只是觉得以年龄高低来区分知识的获得那是肯定错误的,分分钟就把前浪拍打在沙滩上了好么,你看现在的10后小朋友可比我们以前玩的游戏可要6很多,所以要广吸收新思维,创造一个新思维库,可以把很多好玩有趣的东西都放在这个宝库里,下次和别人聊天或者沟通的时候就不会干瘪瘪的。
第三方面:欣赏他人,勤能补拙
对方提出与自己不相符的观点,不要忙于反驳,有时候反而会激励自己跳出怪圈换一种思维看待问题,吸收优秀的观点,结合自身情况,再变成自己的观点。
当然,以上三点不一定会同时出现,根据实际情况使用。
A1:
记得又一次在公司的一个培训会上,培训老师讲了一个杯子的故事,说一般人倒水喝的时候不会看杯底,但是有一个同事就说每次她都会看,有什么杂质就会马上冲洗。但是这个培训老师没听完很不礼貌的打断了这位同事,没有解释,就直接喊她坐下,就跳过这一段,这让同事在众多同事面前丢了面子,对这次培训的评价的评分打的很低。
这其中培训老师换了几个错,一个是没有倾听,然后也选择不沟通,更不要说欣赏他人,接纳不同的观点,因此最后卖力的演讲得了一个差评。
A2:
通过今天的片段学习,在我们下周年会开执行会的时候要这样做:
1.倾听各部门的需求,再根据他们的需求和他们沟通,根据各部门的优点和人数配比,看怎么样安排才是最优方案(比如客服部沟通好,形象好,安排接待,他们有什么需求)。
2.接受他人的意见,勤能补拙,对执行会各有各的观点,不能因为自己活动执行得多,就认为自己是元老级的,就一意孤行的说不行,只能这样安排,要虚心的接受他人的意见,把不足的圈起来,改写在方案里,这样才有团队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