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从教过程中,一定会遇到一些特殊儿童、落后学生。这类学生,时常成为老师关注的重点,同学们议论的焦点。你越催他,吓唬他,责备他,他就会越糟糕。就像张文亮写的《牵一只蜗牛去散步》,蜗牛只能爬那么快,你再怎么着急也没有用。有的时候,放开蜗牛,你独自去溜达一圈,望望远方,看看蓝天,抚弄抚弄路边的小花小草,再回来时,你会惊讶地发现:呀,不看它的这会儿工夫,蜗牛其实爬了不少路哩。
做父母的都有这样一个体会:自己天天和孩子在一起,感觉不到孩子在长高,但亲戚朋友几个月没见着孩子,哪一天突然碰见了,一定会惊讶——呀,几个月不见,孩子长高这么多了。生活中的这类经验、现象,都向我们传递了一个道理:转移注意力,既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也是教育教学的一种策略。
对于班级里一些特殊学生、薄弱学生,有的时候,我们过于关注,反而会适得其反。同样道理,对于孩子身上的缺点、不足,如果我们盯着不放,反而会不断强化、放大。转移注意力、表面上好像是‘放下’‘不管不同’,其实是换一种策略。它给教育者与学生一个适切的距离,让彼此不再每天都剑弩拔张:它给教育者与学生一个更大的空间,让彼此都能放松,有一个自信回旋的余地。转移注意力、距离产生美,相看两不厌;转移注意力,空间产主爱、放手给彼此自由。因此、转移注意力,不是不闻不问,放弃学生,而是换一种关注的方式,换一种教育的策略。”
罗老师的这段话非常接地气,因为他所说的情形,我都遇到过,事实也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人们都说“教无定法”,但我更欣赏“贵在得法”。前者本身没错,但在实际教育教学中往往成为自己解决不了问题的挡箭牌,而后者才是有真本事。罗老师身处教育教学一线,他的许多经验,我们完全可以借鉴。欲速则不达,对待问题学生,有时就得放一放,晾一晾,慢慢来寻找突破口。